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如果用32P和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结果复制出来的绝大多数噬菌体 ( )
A.含32P和35S | B.不含32P和35S | C.含32P、不含35S | D.不含32P、含35S |
下图为特异性免疫发生过程的图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胸腺和骨髓为免疫器官,物质①、②分别为淋巴因子和抗体 |
B.细胞一必需在抗原和物质①的共同作用下才能增殖分化成细胞三和细胞四 |
C.当自身产生的物质②攻击自身正常细胞时会引起机体产生过敏反应 |
D.注射疫苗后可刺激机体产生细胞二和细胞三,但这两类细胞在初次免疫中不起作用 |
下图A表示某时刻神经纤维膜电位状态,图B表示膜内电位随时间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丁区域的膜电位是Na+外流形成的 |
B.甲区或丙区一定是刚恢复为静息状态 |
C.将图A神经纤维置于低Na+环境中,静息电位将变小 |
D.若图A的兴奋传导方向是从左到右,则乙处电位可能处于③→④过程 |
研究人员将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培育转基因抗虫棉。如图表示两个抗虫基因在染色体上随机整合的三种情况,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不考虑交叉互换和突变)
A.有丝分裂后期含四个抗虫基因的有甲、乙、丙 |
B.减数分裂过程中,甲中的两抗虫基因可以发生分离,丙中两抗虫基因可自由组合 |
C.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可能含四个抗虫基因的仅有甲、丙 |
D.形成配子中可能含两个抗虫基因的有乙、丙 |
下列现象可能由细胞分裂各时期变化导致的,其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选项 |
现象 |
减数分裂 |
A |
XYY综合征个体的形成 |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
B |
三倍体西瓜植株的高度不育 |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
C |
杂合子(Aa)的自交后代出现的性状分离 |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
D |
低温使根尖细胞染色体加倍 |
有丝分裂前期 |
下图示某噬菌体的部分基因(单链)序列及其所指导合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数字为氨基酸序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基因的重叠增大了遗传信息储存的容量
B.基因D、E重叠部分的碱基序列分别指导合成不同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
C.基因E内部插入一个脱氧核苷酸会导致基因E和基因D均发生基因突变
D.基因J突变后指导合成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一定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