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摩擦力的实验中,用传感器(其余电路部分未画)水平拉一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小木块,如图所示,小木块的运动状态与计算机的读数如下表所示(每次实验时,木块与桌面的接触面相同),则通过分析下表可知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实验次数 |
小木块的运动状态 |
计算机读数(N) |
1 |
静止 |
2.2 |
2 |
静止 |
3.4 |
3 |
直线加速 |
3.8 |
4 |
直线匀速 |
3.2 |
5 |
直线减速 |
1.9 |
6 |
静止 |
1.2 |
A.木块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为3.8N
B.木块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可能为3.4N
C.在这六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有三次是相同的
D.在这六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各不相同
关于分子电流的假说,是安培[ ]
A.通过精密仪器观察到分子电流而提出的 |
B.根据环形电流的磁场分布与条形磁铁相似提出的 |
C.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取引提出的 |
D.根据电子绕核旋转的理论提出的 |
磁性是物质的一种普遍性质,大到宇宙中的星球,小到电子、质子等微观粒子,几乎都会呈现出磁性.地球就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在一些生物体内也有微量强磁性物质,研究表明:鸽子正是利用体内所含的微量强磁性物质在地磁场中所受到的作用来帮助辨别方向的.如果在鸽子身上缚一块永磁体材料,且其附近的磁感应强度比地磁场更强,则[ ]
A.鸽子仍能辨别方向 |
B.鸽子更容易辨别方向 |
C.鸽子会迷失方向 |
D.不能确定鸽子是否会迷失方向 |
关于分子电流,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电流假说最初是由法国学者法拉第提出的 |
B.分子电流假说揭示了磁铁的磁场与电流的磁场具有共同的本质,即磁场都是由电荷的运动形成的 |
C.“分子电流”是专指分子内部存在的环形电流 |
D.分子电流假说无法解释加热“去磁”现象 |
如图3-4-25所示,在倾角为α的光滑斜面上,垂直纸面放置一根长为L、质量为m的直导体棒,在导体棒中的电流I垂直纸面向里时,欲使导体棒静止在斜面上,下列外加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和方向正确的是( )
图3-4-25
A.![]() |
B.![]() |
C.![]() |
D.![]() |
如图3-4-24所示,一条形磁铁放在水平桌面上,在磁铁右上方固定一根与磁铁垂直的长直导线.当导线中通以由外向内的电流时( )
图3-4-24
A.磁铁受到向左的摩擦力,磁铁对桌面的压力减小 |
B.磁铁受到向右的摩擦力,且对桌面的压力减小 |
C.磁铁受到向左的摩擦力,且对桌面的压力增大 |
D.磁铁不受摩擦力,对桌面的压力不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