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虚线是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时的晨昏线,甲点以东为西半球,甲点与乙、丙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是3330km。回答1~2题。此时北京时间是
A.15:20 | B.2:40 |
C.14:20 | D.3:20 |
图中丁点的昼长约为
A.8小时 | B.16小时 |
C.6小时 | D.12小时 |
读部分地理事物数量的纬度差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下列叙述,符合上图所示的动物种群数量分布规律的是( )
A.南半球的种群数量多于北半球 | B.信风带的种群数量多于西风带 |
C.低纬地区的种群数量少于中纬地区 | D.森林地带的种群数量少于草原地带 |
结合图中的信息判断,世界特大城市数量纬度差异的形成,主要由于( )
A.气候、土地资的差异 | B.生物、土地资的差异 |
C.矿产、生物资的差异 | D.气候、矿产资的差异 |
下图为欧洲传统民居自大西洋沿岸向东至俄罗斯的墙壁厚度的变化规律。据图完成下列问题。由英国南部至俄罗斯西部,传统民居墙壁逐渐变厚的主要原因是()
A.温差逐渐变小 | B.气候的海洋性越越强 |
C.太阳辐射逐渐减弱 | D.气候的大陆性越越强 |
由英国南部至俄罗斯西部,自然带的变化所体现的规律是( )
A.受暖流影响分异规律 | B.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
C.地方性分异规律 | D.垂直分异规律 |
雪线高度是指永久性积雪的下限高度,与所在地区的气温与降水有密切关系。下图是根据我国气象台站观测资料模拟的各地雪线高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模拟的我国雪线高度分布的基本趋势是()
A.从南向北逐渐升高 | B.从西向东逐渐升高 |
C.从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 | D.从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 |
梅里雪山位于横断山区,雪线高度4000米左右。该山雪线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抬升,降水丰富 | B.纬度低,气温比较高 |
C.距海远,降水比较少 | D.山坡陡,冰雪下移快 |
下表是冬至日四地日出日落时间(北京时间)表,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地点 |
日出时间 |
日落时间 |
① |
7:15 |
18:45 |
② |
3:00 |
17:00 |
③ |
21:20 |
6:40 |
④ |
11:20 |
0:40 |
四地按由南向北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②④①③ | B.③②④① | C.①②③④ | D.②③①④ |
四地中纬度最高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表中③地位于②地的()
A.东南方 | B.西北方 | C.西南方 | D.东北方 |
读下图,图中是海洋上的一个岛屿,a和b分别表示两条纬线,完成下列问题。若a和b分别表示赤道和北回归线,那么关于甲乙两地气候和自然带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的气候可能是热带草原气候 |
B.乙地的气候可能是热带沙漠气候 |
C.甲地的自然景观可能是热带雨林 |
D.乙地的自然景观可能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
若a和b分别表示北纬40°和北纬60°,岛屿以东不远就是一块大陆,则
A.甲地可以种植甘蔗 |
B.乙地主要从事粮食种植 |
C.岛屿的最高峰能终年看到积雪 |
D.仅考虑盛行风向,甲地沿岸更适合建设港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