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6是我国东部中亚热带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某校高中学生夏令营在图示区域进行了野外天文、地质、植被、聚落等综合考察活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36分)
(1)同学们沿图中登山线路行进时,观察到沿途植被垂直变化不大。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2)若考察小组在D处突遇泥石流,①②③四条逃生线路中最佳的是;简要说明你选择的理由。(4分)
(3)同学们把夜晚宿营地点选在图中A处,从图中提供的信息简述理由。(4分)
(4)某同学建议在图中C处建一火情嘹望台,你认为此建议可采纳吗?____________。为什么?
若用现代化的手段动态监测山林火灾,最好采用_______________技术。(6分)
(5)从图中提供的信息简述城镇B兴起的主要区位条件。(6分)
(6)沿登山路线是否适合开垦梯田?简要说明理由。(4分)
该地位于中亚热带,过去以单一粮食生产为主,大量秸秆用作生活燃料。现在通过发展沼气,增加多层多级利用,农业生态系统走向良性发展。
(7)读图7分析在当地农村推广使用沼气产生的效益。(10分)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下列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
(2)D地区的地表覆盖物是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堆积的结果。地貌特征是_______________,主要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D地区物质运动的主要形式是_______________,人为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下图示意我国各省级行政区水土流失的面积(单位:万公顷)。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大于1 000万公顷的省级行政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新疆面积较大,但水土流失面积较小,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山西面积较小,但水土流失面积较大,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治理的措施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是“某自然地理事物的分布图”,分析并完成下列问题。
(1)阐述该种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其分布规律。
(2)请分析此地理事物形成的天气与气候条件。
(3)图示地区国土整治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如何整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经过近10年的实验研究,70年代日渐成熟。目前,已从信息储存、数据库建立,以及查询检索、统计分析和自动制图输出等基本功能的实现,向建立多功能的分析评价模型、实现智能化专家系统、周期性的信息自动更新、实时评估和进行全区变化的系统研究等方面发展。地理信息系统已广泛深入地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和生活中,成为区域或工程管理、规划及辅助决策的一种现代化先进工具。
(1)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有哪些?
(2)与地图相比较,地理信息技术有哪些优点?
列表比较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流失的方针、措施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