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图为研究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用打孔器在某植物的叶片上打出多个叶圆片,再用气泵抽出气体直至叶片沉入水底,然后将等量的叶圆片转至含有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中,给予一定的光照,测量每个培养皿中叶圆片上浮至液面所用的平均时间(见图甲),以研究光合作用速率与NaHCO3溶液浓度的关系。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 A.在ab段,随着NaHCO3溶液浓度的增加,光合作用速率逐渐减小 |
| B.在bc段,单独增加光照或温度或NaHCO3溶液浓度,都可以缩短叶圆片上浮的时间 |
| C.在c点以后,因NaHCO3溶液浓度过高,使叶肉细胞失水而导致代谢水平下降 |
| D.因配制的NaHCO3溶液中不含氧气,所以整个实验过程中叶片不能进行呼吸作用 |
经检测,刚挤出的鲜牛奶中有两种分子,分子式分别为:C12H22O11和C1864H3012N168O221的化学物质,这两种物质分别是
| A.脂肪和核酸 | B.乳糖和蛋白质 | C.乳糖和核酸 | D.蔗糖和蛋白质 |
一只耕牛突然发生肌肉抽搐,经检查发现它的血液中含量太低的是
| A.钙盐 | B.水 | C.蛋白质 | D.维生素 |
一个正在进行旺盛生命活动的细胞,假定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的含水量不变,则温度对结合水与自由水比例的影响是
| A.温度升高,结合水比例减少,自由水比例增加 |
| B.温度升高,结合水比例增加,自由水比例减少 |
| C.温度降低,结合水比例减少,自由水比例增加 |
| D.温度降低,结合水和自由水比例不变 |
人体某些组织的含水量近似,但形态却不同,例如,心肌含水约79%而呈坚韧的形态,血液含水约82%却呈川流不息的液态,对这种差异的解释是
| A.心肌内含较多结合水 | B.血液中全是结合水 |
| C.心肌内含较多自由水 | D.血液中全是自由水 |
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 A.只有多糖、蛋白质、脂肪三类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 |
| B.所有细胞壁的组成成分都有纤维素 | C.磷脂是所有细胞必不可缺少的脂质 |
| D.被形容为“生命的燃料”的物质是指储存能量的多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