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植物发育过程中的细胞分裂属于不等分裂的有:
A.大孢子的第一次分裂; | B.气孔器原始细胞的第一次分裂; |
C.小孢子的第一次分裂; | D.被子植物受精卵的第一次分裂; |
人体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下列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有几项:
①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共同构成了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
②神经调节的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神经元,兴奋一般是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至另一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
③激素是通过体液的传输,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的信息分子
④血糖的平衡调节是通过体液调节完成的
⑤恒温动物维持体温的恒定,是通过神经调节完成了体内产热量和散热量平衡的过程
⑥巨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均有重要作用。
A.5项 | B.4项 | C.3项 | D.2项 |
科研人员围绕培育四倍体草莓进行了探究,实验中,每个实验组选取50株草莓幼苗,以秋水仙素溶液处理它们的幼芽,得到下图所示结果。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原理是秋水仙素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进而诱导形成多倍体 |
B.自变量是秋水仙素浓度和处理时间,所以各组草莓幼苗数量应该相等 |
C.由实验结果可知用0.2%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草莓幼苗1天最容易成功 |
D.判断是否培育出四倍体的简便方法是让四倍体草莓结出果实并与二倍体结出的果实比较 |
如图甲是过氧化氢酶活性受pH影响的示意图,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时,H2O2,分解产生O2的量随时间变化情况。若该酶促反应过程中某一个条件发生变化,以下改变正确的是
A.pH=a时。e点下移,d点左移 |
B.pH=c时,e点为0 |
C.温度降低时,e点不变,d点右移 |
D.H2O2的量增加时,e点下移,d点左移 |
将某种动物引入一个新的环境,研究人员调查了30年间该种动物种群数量的变化,绘制λ值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第1年至第5年间该动物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
B.第5年至第15年间该动物种群数量开始下降 |
C.第15年至第20年间该动物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
D.第20年至第30年间该动物种群数量增长率为0 |
下列关于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A.将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与本尼迪特试剂混合,静置一段时间后,就会出现砖红色沉淀 |
B.将双缩脲试剂加入到蛋清稀释液中,溶液最终变成蓝色 |
C.做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时,将蔗糖溶液的浓度由0.3g·mL—1换成0.6g·mL—1时,质壁分离与复原的效果更明显 |
D.将肝脏研磨液煮沸冷却后,加入到过氧化氢溶液中不会出现大量气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