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分) 当前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是1929—1933年“大萧条”以来华尔街遭遇的最严重的经济危机,百年一遇,蔓延迅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929年10月24日,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价格雪崩式的跌落,人们歇斯底里地甩卖股票,纽约股票市场崩溃,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由此开始。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下降40%,资本主义世界贸易总额减少2/3,美、德、英、法共有29万家企业破产。资本主义世界失业工人达到3000多万,大量小农破产,无业人口颠沛流离。
据材料一,指出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并归纳这场经济危机的表现。
材料二 首先,我们将大规模改造公共建筑物,使之更加节能。这不仅将使美国纳税人每年节约数十亿美元,而且它能够使人们重新就业。其次,我们将对国家基础设施进行最大规模投资,将创造数百万工作岗位,这将是50年代建立高速公路网后最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计划。第三,新政府计划对学校建筑物进行大规模现代化改造,修复学校破损建筑物,并进行节能改造,在教室里安装新电脑设备。
——美国总统奥巴马讲话(2008年12月6日)
根据材料二,概括奥巴马政府振兴经济的措施。
材料三 2009年2月28日,第14届东盟峰会开幕,重点议题是如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关注南半球发展的约·查韦斯指出:“东南亚国家联盟需要一个统一的经济刺激计划。必须接受严酷的事实,也就是说,要接受我们所有国家都受到了经济危机影响这个事实。各成员国必须放弃各自为政的做法……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具有免疫力,能够在这场经济危机中独善其身……
——《德国之声中文网》
材料三中提到的“没有任何国家……能够在这场经济危机中独善其身”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约·查韦斯为东盟各国提出了怎样的建议?
材料四 这场经济危机使人们看到,市场也不是万能的,一味放任自流,势必引起经济秩序的混乱和社会分配的不公,最终受到惩罚。真正的市场化改革,绝不会把市场机制与国家宏观调控对立起来。既要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又要发挥政府和市场监管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两手都要硬。
——温家宝《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
结合上述四则材料,谈谈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各国应该如何应对危机。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艾德荣教授认为应该区分两种工业革命,一种是不基于科学的工业革命,另一种是基于科学的工业革命。宋代与1750-1850年的英国属于前一类,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商业性质的城市化,交通系统逐渐发达,商品生产的地区专业化,支撑市场的组织开始发展。 ——艾德荣《重新定义工业革命:宋代与英国》
材料二 1870—1914年世界科技和经济的发展通常称之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多个工业国家的崛起打破了英国独霸世界市场的局面,市场竞争空前激烈,世界市场走向成熟。
——王加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1)分别列举宋代与1750—1850年英国的主要科技成就。如何理解宋代是“不基于科学的工业革命”?请以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2)据材料一、二概括近代两次工业革命的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70—1914年世界市场走向成熟的原因。
世界市场在19世纪中期初步形成,从那时起就出现了关于自由贸易和国家保护之争。至今,它仍是世界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9年国会废除了臭名昭著的航海条例并从1850牟开始生效!……1840—1860年间,英国继续削减关税,许多商品的关税甚至被取消。……1863—1866年间,通过与法国签订条约,大多数欧洲国家加入了自由贸易网络,即所谓的“科布登—谢瓦利埃条约”的网络。
——彼得·马赛厄斯悉尼·波拉德《剑桥欧洲经济史》
材料二所应统制的是人民的什么经济行为呢?据我的愚见,政府(指国民政府)至少应该从事以下的工作:一、统制国内的农产品,使全国的衣食二项,可以自给自足,不必依靠外洋。二、统制国外贸易,减少不利的输入,增加有利的输出。三、统制货币及金融,使国内物价安定,民生康乐。
一一李权时《统制经济的前瞻与后顾》1934年
材料三弗里德曼(1976年经济学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现代货币主义代表)的经济自由思想实际上是亚当·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的翻版,……只有经济自由的市场经济才能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促进社会经济的更为理想的发展。因此在货币学派看来,实际相机抉择的凯恩新主义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社会经济的调节是无效的。
一一据丁冰主编《现代西方经济学说》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废除航海条例的原因,并说明科布登—谢瓦利埃条约网络的建立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三,比较国民政府统制经济与弗里德曼经济思想的不同点,并分析各自观点产生的主要背景。
(3)某历史兴趣小组决定围绕以上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请你为他们提供三种获取相关探究资料的方法。
新航路开辟和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都推动世界的进步。结合这些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1)新航路开辟和早期的殖民扩张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分)
(2)两次工业革命分别有什么突出成就?请各举两例?(4分)
(3)简述新航路开辟的影响?(4分)
阅读材料,加深对美国与欧洲关系的认识。
材料一 如果我们卷进欧洲事务,与他们的政治兴衰人为地联系在一起,或与他们友好而结成同盟,或与他们敌对而发生冲突,都是不明智的。
——华盛顿告别辞(1796年)
材料二 1937年,面对世界局势的进一步恶化,国会通过了更加严格的中立条款,提出所谓“现金和自运政策”,规定交战国只能从美国购买非军需产品,支付现金,然后用自己的商船将货物运走。1939年对30年代中期的中立法作了修改,废除了禁止出售武器的规定。总统把不列颠和不列颠帝国形容为“抵抗征服世界的先锋”,而美国则是“民主国家的巨大军火库”。
——摘编自[美]艾伦·布林克利《美国史(1492—1997)》等
材料三 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期间,西欧国家已无需美国提供经济援助,因而在政治问题的处理方面获得了更大的机动性。……与西欧和美国之间经济关系的变化相似的是政治关系的相应变化。戴高乐领导下的法国尤其如此,戴高乐在各个领域里都推行其独立自主的政策。
——[美]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华盛顿关于处理美欧关系的观点。用一句话概括该告别辞对美国外交政策的深远影响。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比较美国1937年中立法和1939年中立法的异同点,分析美国1939年修改中立法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分析美欧政治关系变化的原因。结合外交领域的史实,论证材料三中加下划线句子的观点。
社会结构的变迁必然导致传统农民脱胎换骨走向现代文明,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请回答下列有关农民的三个问题:
(1)19世纪中后期的东西方都面临着社会重大变革,简述这一时期英国、俄国和中国农村的农民所处的境况。
(2)简要概括20世纪30年代美国、苏联政府对农民政策的异同。
(3)2005年12月世贸组织部长级会议在香港召开时,接近一百个南韩农民代表纷纷纵身跃入维多利亚港,他们穿着橘色救生衣,拿着旗帜在水中来回游动,并挥拳叫嚷。一名男子喊道:“WTO逼我们去死!”。对此,你如何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