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英国外交大臣奥斯汀·张伯伦在评论国际形势时说:“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各国相互之间不是更加接近,不是在增进友好的程度,不是在向稳定的和平迈进,而是又采取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威胁的态度。”与上述评论相关的历史背景是
| A.美国经济危机波及世界 | B.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
| C.纳粹党在德国上台执政 | D.日本发生“二二六”兵变 |
下图昭示世人:中华民族曾经遭受列强侵略的劫难。这场侵华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 C.甲午中日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根据德意志宪法,国会是()
| A.政府行政机构 | B.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 |
| C.人民的代表机构 | D.对政府有监督权的行政机构 |
在西方代议制中,突出体现分权与制衡原则的法律文件是()
| A.英国《权利法案》 | B.美国1787年宪法 |
|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 D.《德意志帝国宪法》 |
通过1832年的英国议会改革而不断增强了自己在议会中地位的是( )
| A.金融资产阶级 | B.大商人 | C.新贵族 | D.工商业资产阶级 |
电影《鸦片战争》中有这样的镜头:英国议会上,外交大臣巴麦尊提出出兵进攻中国,议会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侵华战争拨款。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最终同意对华宣战。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英王是虚位元首,议会掌握国家权力 | B.英王是国家元首,议会对英王负责 |
| C.英王形式上有对外宣战的权力 | D.议会主权至上,英王要遵从议会通过的决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