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广东产业高成本时代的到来,严重削弱了其产业竞争力和全省经济持续发展的能力,原有的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如何应对高成本时代的挑战,转变产业发展模式,成为广东“十一·五”期间谋求新发展的一个核心课题。据此回答29~30题。
下列各项中,预示着广东进入21世纪后产业高成本时代到来的是

A.土地、能源、水资源和原材料供应日渐趋紧
B.劳动力成本增加,就业困难,失业率上升
C.防治环境污染的成本仍然较低
D.人民币对外币的比值上升

应对高成本时代的到来,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下列各项措施中合理的是

A.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控制产业的规模
B.构建以加工生产为主体的产销分工合作体系
C.放慢区域协调发展步伐,注重区域合作水平
D.加快绿色广东建设,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我国正在建设的两条“绿色长城”是()
①长城沿线的森林带②“三北”防护林
③黄河下游两岸的护堤林④沿海13000千米滨海防护林

A.①② B.②③ C.③ D.②④

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决定,从2003年起,全国高考时间由每年7月的7、8、9日,提前到每年6月的7、8、9、10日。这一调整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份的气温总体偏高,自然灾害频发,对考生复习应考及考试阅卷的组织工作带来很大影响,社会各界要求将高考时间提前的呼声日趋强烈。据此回答10-12题。
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份自然灾害频发,对考生复习、应考会产生影响。这里的自然灾害主要是指()

A.沙尘暴 B.台风 C.水灾 D.泥石流

上述自然灾害近年来频发地区主要是指我国()

A.西北地区 B.西南地区 C.黄河中下游地区 D.长江中下游地区

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份的气温总体偏高,其最主要原因是()

A.受锋面雨带的控制 B.受太阳辐射的影响
C.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D.受印度低压控制

下图为上海市元旦前后经历的一次自然灾害过程,据图判断该灾害可能是:

A.台风 B.洪涝灾害 C.寒潮 D.干旱

旱灾是我国发生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的渐发性气象灾害。我国的四大干湿地区中,出现旱灾最少的是

A.干旱地区 B.半干旱地区 C.湿润地区 D.半湿润地区

修建大型水库,可能引发的自然灾害是

A.水灾 B.旱灾 C.地震 D.寒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