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地区三次产业产值和就业比例变化图。回答36~38题。对该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产业结构变化以工业拉动为主 | B.第一产业产值迅速下降 |
C.第二产业产值变幅最大 | D.产业结构逐步转型并得到优化 |
对该地区就业结构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重持续下降 |
B.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比重上升最快 |
C.第二、三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收有限 |
D.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最低且上升极慢 |
此地区可能是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某省区
A.a省区一东部地带 | B.b省区一中部地带 |
C.c省区一中部地带 | D.d省区一西部地带 |
据右图判断,莫斯科城市道路网络布局形式的主要形成因素是
A.城市性质,城市规划 |
B.城市职能,产业布局 |
C.环境质量,城市规模 |
D.地表形态,经济水平 |
下图甲、乙分别示意京津冀都市圈2000年人口密度分布和人口增长率。完成4—5题。导致该都市圈人口增长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东部、南部地区经济收入较低 | B.西部、北部地区市场潜力较大 |
C.东部、南部地区非农产业发达 | D.西部、北部地区制造业集中 |
应用GlS技术在甲图基础上制作乙图,需要添加的数据是
A.1999年各行政区的人口数量 | B.2000年各行政区的人口数量 |
C.各行政区的边界 | D.各行政区的面积 |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工业、商业和居住用地比例时空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
曲线①、②、③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符合一般城市三类用地时空变化特点的是
A.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商业用地 |
B.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 |
C.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 |
D.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 |
我国东北地区某重工业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期间,人口增长在10年中出现了右图所示状况。结合图文材料回答。
右图所示人口增长状况分布,能够反映该城市
A.人口由中心向周边迁移 |
B.老龄人口增多 |
C.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提高 |
D.人口密度变小 |
下表为我国某城市人口资料。读下表完成。
该城市自1982年至2000年
A.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人口增长迅速 |
B.人口出生率增高,人口老龄化问题得到缓解 |
C.人口出生率大幅度降低,人口死亡率大幅度增高 |
D.人口增长率很高,有大量青壮年人口迁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