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美国较早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在农业空间结构上表现为高水平的农业生产区域专门化的特点,成为当今世界上农业最发达的国家。研究美国农业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演变,从中探讨农业空间结构合理化的基本规律,可为我国选建农业商品基地和调整农业空间结构提供借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图二)以市场为导向,优化区域布局,建设农产品产业带,发展特色农业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回答52~56题。甲区中的主要农作物种类在我国的最大产区是
A.广东 | B.吉林 | C.新疆 | D.陕西 |
美国甲、丙农业带的农业区位优势有。
A.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 B.不使用化肥、农药 |
C.气候温和湿润,降水丰富 | D.人口稀疏,劳动力不足 |
图二地区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与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较,其优势条件是
A.单位面积产量高 | B.人均耕地面积大 |
C.交通发达 | D.水热条件好 |
一般情况下,图二中河流
A.只有春汛 | B.既有春汛,又有夏汛 |
C.既有夏汛,又有秋汛 | D.只有秋汛 |
下列关于美国东北工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是工业发展最早的传统工业区 ②是技术最先进的高新产业区
③人口和城市集中,形成了巨大的城市带 ④工业污染严重,土地价格高
⑤人口和工业向国土西部和南部迁移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⑤ | C.②③④⑤ | D.①②③⑤ |
(2014年高考真题)如所示区域受西风影响,年降水量多在50—300毫米。图中①、②、③、④地,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A.①地 | B.②地 |
C.③地 | D.④地 |
两极地区是我国进行科学考察的重点区域。读图,回答下列各题。下列数字所示地区正确的是()
A.①非洲⑤印度洋 |
B.②北美洲 ⑥印度洋 |
C.③太平洋 ⑦太平洋 |
D.④太平洋 ⑧大西洋 |
图中各点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西半球的是 ()
A.①② | B.③④ |
C.⑤⑥ | D.②④ |
一艘轮船从⑦地航行至⑧地,该船()
A.航向先西南后东北 |
B.航行距离小于2200千米 |
C.逆风航行 |
D.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 |
读下面两幅岛屿轮廓图,回答下列各题。乙岛位于甲岛的()
A.东南方 | B.西南方 |
C.东北方 | D.西北方 |
关于两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岛的面积大于乙岛 |
B.甲岛南端的自转线速度小于乙岛南端 |
C.甲岛的热带范围小于乙岛 |
D.甲、乙两岛均位于东半球、中纬度 |
观察下面以极点为中心的地球俯视图,A点在C点的()方向
A.正西 | B.正东 |
C.西北 | D.西南 |
读“世界某海岛位置图”,完成下题。该岛位于北京的()
A.东南 | B.东北 |
C.西南 | D.西北 |
该岛出现最大范围极昼的南北跨度约有()
A.180千米 | B.1800千米 |
C.400千米 | D.4000千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