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回答问题。
安徽省地形图
(1)填写下表,比较安徽省甲河以北和乙河以南地区的差异。
|
地形 |
自然带 |
城镇空间特征 |
甲河以北地区 |
平原 |
|
团块状,受自然条件限制小 |
乙河以南地区 |
|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
|
(2)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是造成我国土地荒漠化扩大的主要原因。据图分析可知, 、 因素所占比重最大。
(3)我国西部地区土地荒漠化面积广大的自然原因主要有哪些?土地荒漠化引发的最突出的气象灾害是什么?
(4)安徽南部和我国西部地区都存在着严重的土地退化现象,安徽南部主要表现为 ,我国西部主要表现为 ,但其形成又有相似之处,其共同的人为原因是 ;针对这一原因,你认为最为有效的解决措施是什么?
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A 油田; B 水电站; C 镍矿; D铁路。
(2)简析古代丝绸之路、现代兰新铁路和西气东输工程都经过河西走廊的原因。
(3)说明与美国西部比较,我国西部开发中较为不利的条件。
(4)分析D盆地进行绿洲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
读下面地理景观模式示意图,AB表示昏线,H1和H2分别代表当地对流层的高度,此时南极圈以内全部出现极昼现象,回答:
(1)此时a角的度数 。北京时间是 。
(2)A、B两地对流层H1和H2厚薄关系是 。
(3)海洋C处此时气压中心的性质是 ,简述其成因 。
(4)D处此时气候特点是 。
(5)请在下图中画出此刻夜半球(用阴影表示)的范围。(图中虚线为南北极圈)
(6)该日,当太阳直射西10区的中央经线时,与北京处于相同日期的经度范围为 。
(7)若该日甲地(20,50
)的昼长为10时47分,则乙地(20
,130
)的昼长为 。
(8)请分析六个月后,下列两个地区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
地区 |
亚欧大陆东岸10![]() ![]() |
非洲大陆东岸10![]() ![]() |
气候 特征 |
||
主要 成因 |
根据下图提供的信息及所学的知识,分析回答:
(1)图中的A是 河,B是 高原,C是 山脉。(1.5分)
(2)A河支流的水能资源主要分布在 地形的接触带上。(0.5分)
(3)说出A河流域所属的气候类型名称,并从位置、地形、气压、风向、洋流等方面分析,该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
(4)分析A河航运条件优越的原因。
(5)说出与A河纬度相近的另一大洲上的一条大河的名称。简要分析它在流向(总的趋向)、流量、水能、航运条件等方面与A河的差异。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畜、多风、植被稀疏。下图所示区城中,M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
(1)分析M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6分)
(2)分析H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6分)
(3)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M处的沙丘群规模是否会扩大产生了争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为其提供论据。(6分)
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
观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
青海省西宁市位于湟水谷地,平均海拔2261m,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区域中心城市地位日益凸显。
材料一:1996-2008年西宁市土地利用类型结构变化图
材料二:某年西宁市工业产值结构图(下图)
(1)“到西宁避暑,请带上毛衣”。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
(2)西宁的城市形态呈条带状,主要受 、等自然因素的影响。
(3)1996-2008年期间,西宁市耕地、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所占比重总体分别呈何种变化趋势?其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4)材料二该年西宁市工业结构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可能带来哪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