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考普通高校不再受年龄和婚否的限制,这不仅体现了我国高等教育已在向大众化发展,而且体现了终身教育的思想,说明我国正在向学习型社会迈进。活到老,学到老,已不仅是一种美德,而且是一种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关于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②发展教育事业必须加大教育投入
③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④发展教育事业必须深化教育改革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②③④ | D.①③ |
“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之所以错误,这是因为( )
| A.任何文化创新,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
| B.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
| C.文化创新的过程是不同文化相互交流和融合的过程 |
| D.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
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中存在着与传统制造业类似的现象——由于缺乏自主品牌,只能做贴牌加工,或仅仅出口文化“零件”和“素材”。这启示我们,要提高文化产品竞争力,必须( )
| A.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 B.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
| C.坚决抵制外来文化的入侵 | D.彻底改变传统文化 |
中国儒家的自然观、道德观和政治思想,成为西方启蒙运动中“百科全书派”有力的思想武器。这表明文化创新( )
| A.来源于社会实践 |
| B.需要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融合 |
| C.是不同民族文化的竞争、排斥 |
| D.具有民族特色 |
社会实践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这说明( )
| A.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
| 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
| C.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 |
| D.文化创新是繁荣民族文化的需要 |
下列对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认识正确的是( )
| A.应该完全继承并发展 |
| B.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
| C.应该先继承后发展 |
| D.应该先发展后继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