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听取、审议并表决通过了中央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以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批准了2009年中央预算、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这表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①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也是最高国家执行机关 ②实行民主集中制
③行使了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和最高监督权 ④具体行使管理和社会的权力
A.①④ | B.② | C.①②③④ | D.②③ |
黄梅戏是我国五大剧种之一,被誉为“中国乡村音乐”,18世纪后期在皖鄂赣地区形成的采茶调基础上,吸收青阳腔、徽剧和当地民歌精华,形成自己的特色并不断繁荣发展。黄梅戏的形成体现了
A.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和一脉相承 | B.中华文化所具有的包容性 |
C.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 D.不同文化都能够实现融会贯通 |
“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惟我无双;信步三百米甬道,阅历五千年沧桑。
圣贤典籍,浩如烟海;四大发明,寰球共享。” 中华世纪坛的这段序言说明
①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②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③四大发明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特征的具体体现
④中华文化始终走在世界前列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电视节目《中国达人秀》,将镜头定格在平凡小人物身上,以现实的浓度和情感的浓度穿透人性,以开放的创造精神与自觉的文化态度促成了“舶来品”的华丽转身。《中国达人秀》的成功启示我们()
①借鉴外来文化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③进行文化创新应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
④文化创新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发展
A.②③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
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20世纪之初的“新文化运动”、改革开放之初的“真理标准大讨论”等思想运动催生着社会变革,也促进了我国文化的发展。这说明( )
A.社会制度的更替,是由思想运动推动的 |
B.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
C.思想运动往往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 |
D.教育推动文化的发展 |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报告中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这说明
①传统文化都是人类宝贵的文化财富
②对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
③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已基本消除
④传统文化要与时俱进,同时保留其基本特征
A.①②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①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