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山东时指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
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古代农业文明发达,投入农业经营的人口占绝大多教。政府的赋役主
要来源于小农经济……中原王朝的威胁主要来自北方草原。无论是中国国民,或是政治
精英,大多认为国家的利益不在海洋。
材料二 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的百余年间,西方列强从海上入侵中国达84次,中
国沿海成为列强入侵的基地和突破口……现在我们打造蓝色经济,就是以科学开发海译
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为导向,以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为前提,促进海洋、临港、涉海业也的大发展。
(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长期存在着什么思维观念?概括说明这一观念形成的原
因。
(2)结合材料二,概括指出今天我国打造蓝色经济与近代列强资本主义发展的本质区
别。
材料三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产业规划。
材料四 目前,我省海洋渔业、海洋盐业、海洋化工业、海洋交通运输业、船舶工业、滨海旅游业等传统海洋产业,已具备了较为厚实的基础。但是,我省海洋和临海生产力布局
存在分散、粗放、产业低质同构等问题,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经济学家认为,产业在地理
意义上的集聚行为即产业集群化,能够对产业的竞争优势产生广泛而积极的影响。
(3)试分析甲、乙两地冬季和夏季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4)简述我省在沿海地区发展临海产业、临港产业、海洋产业时,同产业相关的企业 集中布局,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有哪些好处?
材料五 2009年9月28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城镇体系规划(初稿)》“出炉”。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城镇的发展目标被明确为:面向日韩开拓国际市场,拓展广大西部内
陆腹地。其中,青岛将成为我国重要的现代化制造业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烟台、威海将
成为全国重要的旅游度假胜地、中韩经济带的桥头堡;东营以石油化工为基础,成为具有
生态特色的中心城市;日照鲁南城市带山海门户,成为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临海产业基
地。
(5)结合材科五,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城镇体系规划》是如 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
材料六 蓝色经济首先要保证大海的本色,环境和生态是第一位的考虑。据悉,威海
为了保持全球最适宜人类居住城市的环境优势,今后将限制沿海造船业的度展;青岛市目
前正组织老企业搬迁,传统的工业岸线将变身为现代化经济岸线、生活岸线和生态岸线,
传统产业将让位于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6)结合材料六,说明山东省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与保护的辩证关系。
能够统一天下的秦始皇,造出一个举世闻名的长城去防御敌人,却不能制造导弹去攻击敌人。从哲学角度看,这是因为实践具有。
A.客观物质性 | B.主观能动性 | C.社会历史性 | D.发展性 |
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
A.无条件性 | B.客观性 | C.具体性 | D.主观性 |
宋代诗人陈与义《襄邑道中》诗云:“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这说明
A.事物运动是永恒的 |
B.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
C.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
D.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
该漫画《生搬硬套》启示我们要
A.坚持与时俱进 |
B.坚持从实际出发 |
C.发挥主观能动性 |
D.树立创新意识 |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反映了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是
A.客观实在性 | B.静止 | C.运动 | D.客观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