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了在全国构建绿色、健康与和谐的网络环境,依法保障青少年健康成
长,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下发通知要求从2009年7月1日起,所有在我国境内生产销售的计算机出厂时都要预装一款名为“绿坝-花季护航”的绿色上网过滤软件。这款软件具备拦截色情内容、过滤不良网站等功能。工信部决定将陆续在全国中小学和网吧等公共场所计算机上安装这一款软件。
材料二 目前我国手机上网用户达1.8亿,超过网民总数一半。随着3G技术的
普及应用,手机上网更加快速便利,但手机传播淫秽色情信息屡禁不止,严重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和社会环境。2009年12月15日,全国“扫黄打非”办发布《关于打击手机网站传播淫秽色情信息专项行动的实施方案》,决定继续开展打击手机网站传播淫秽色情信息专项行动,力争在短时间内收到明显成效。
材料三 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必须以积极的态度、创新的精神,大力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切实把互联网建设好、利用好、管理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
(1)有的同学认为“政府强行安装绿坝-花季护航软件的做法侵犯了中学生的上网自由”。请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评析这一观点。(12分)
(2)请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为什么要继续开展打击手机网站传播淫秽色情信息专项行动,大力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12分)
“微电影”是微时代——网络时代的电影形式。“微电影”之“微”在于:微时长、微制作、微投资,以其短小、精练、灵活的形式风靡于中国互联网。“微电影”依靠微博、视频网站和手机等新媒体,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吸引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观众。“微电影”的兴起说明()
①网络技术下的新媒体已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②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③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④新的传媒的出现,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
A.②③ | B.①② | C.③④ | D.①④ |
面对社会热议的英语高考存废之争,甲认为,废除英语高考可以拯救母语,提高国学素养;乙认为,废除英语高考不利于国际型人才的培养。据此,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的不足之处在于把民族文化与外文化对立起 |
B.乙的合理之处在于看到了外文化对中国发展的影响 |
C.学习和借鉴世界优秀文化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
D.随着高考方案的改革,对外文化的抵御将进一步增强 |
中国共产党善于从传统文化中挖掘和凝炼治党治国理论精髓。中国传统文化中“为政贵在行”的思想,对改进工作作风有巨大意义。习总书记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带动全党上下“少说空话、多干实事”蔚然成风。这表明()
①传统思想会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③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
④传统文化符合时代要求
A.③④ | B.①② | C.①③ | D.②④ |
从甲骨、金属直到数字化屏幕,每一次汉字载体的变革都带书写和阅读的巨大变化。这表明()
①读写技术的发展是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②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③文字载体的变化对认识活动产生重要影响
④知识的传播方式受制于生产力发展水平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风貌的有代表性的饮食文化。该片在电视台播放后引起了极大关注,产生了广泛影响。通过《舌尖上的中国》,人们感受到的,不仅有美食的味道,还有历史的味道、人情的味道、家乡的味道,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引起高度关注并产生广泛影响,是因为()
①中华餐饮文化蕴含着浓郁的人文情怀
②中华餐饮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
③现代传媒极大地提升了中华餐饮文化的魅力
④现代传媒丰富和扩展了中华餐饮文化的内涵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