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分别是2009年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吉祥物 “泰山童子”和2010年广州亚运会吉祥物“乐羊羊”。这两个吉祥物分别代表了我国的两种地方文化:泰山文化和岭南文化。这两种文化
①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民族性特征 ②说明中华文化具 有区域性特征 ③既具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保持各自的特色 ④都受历史、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是多种文化交融的产物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岜沙苗寨把树当作崇拜的对象和生命的象征,村民相信人的生命都由树来庇佑。苗寨里的人无论出生或去世,都会种一棵树表示纪念。在“人本是树”的生命哲学的引导下,村民不仅与自然和谐相处,更使得当地生态环境形成了良好的循环系统。对上述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①“人本是树”的观念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思想
②哲学的智慧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产生
③发挥意识作用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④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有重要的驱动和导向作用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中国梦”“光盘”“逆袭”“土豪”“女汉子”“奇葩”“点赞”上榜2013年十大流行语。材料说明
A.社会意识因其相对独立而不断飞跃 | B.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 |
C.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发展而不断更新 | D.社会意识超越社会存在而不断进步 |
“恰是未曾着墨处,烟波浩渺满目前。”如果一幅画中适当地留下不着色彩的空白,会收到特别的艺术效果。这种“空白效应”体现的哲理是
A.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 B.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
C.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贯通 | D.事物性质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 |
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改革成为中国民众的焦点关切。对新时期的改革,“宁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机”几乎成了各个社会利益阶层的共识。形成这一“共识”的依据是
①上层建筑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
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
③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④辩证否定就是要创新社会发展规律
A.①③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
宋代诗人苏轼的《送安敦秀才失解西归》说到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强调读书讲究方法,由全观分,由分观全读书之法,要多读,熟读,仔细玩味,才能了解和体会。从哲学上说,这是因为
①联系是普遍的、多样的、无条件的 ②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④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