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据此回答11——13题。
11.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修改了《选举法》,修改后的《选举法》规定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即全国人大代表名额,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以及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进行分配。而根据修改前的法律,农村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比例为4:1。修改《选举法》(   )
A.使我国城乡公民的政治权利实现了完全平等
B.使我国每一位城乡公民都有了选举权
C.能更好地体现了人人平等、地区平等、民族平等的原则
D.有利于城乡公民更平等地履行义务
12.我国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采用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影响选举方式的因素主要有(   )
①国家性质                      ②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
③公民的民主意识和政治参与能力  ④国家领导人的意志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3.公民行使选举权应该(   )
①以人民利益为重                         ②了解候选人的品德和能力表现
③在理性思考、判断的基础上审慎投票       ④只要给我承诺,就可以投他一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习近平在给北京大学学生的回信中说:“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这告诉我们要()

A.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B.全面提高自身道德素质
C.大力提高科学文化修养水平
D.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人生值

下列对辩证否定的理解错误的是()

A.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B.辩证否定是既克服又保留
C.辩证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D.辩证否定是“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

A.对立统一规律 B.发展的观点 C.联系的观点 D.实践的观点

为进一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环境制约问题,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2014年4月我国修订了《环境保护法》。从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来看,修改《环境保护法》的原因是
①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状况
②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③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
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A.③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②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政治经济的变化,人们的人才观念、就业观念、消费观念等价值观念都发生了变化。这说明了( )

A.人的思想观念决定社会的发展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D.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