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与东南亚的经济文化交流自古有之。回答下题下列诗句中反映唐朝与东南亚地区经济文化交往的是( )
| A.“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 |
| B.“玉螺一吹推髻耸,铜鼓一击文身踊” |
| C.“拨拨弦弦意不同,胡啼番语两玲珑” |
| D.“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
玉米原产美洲,被视为中国传统“五谷”之外的“六谷”,许多学者认为是在明朝万历前期由海上(菲律宾)传入我国。据此,你认为万历前期应该是在
| A.14世纪末 | B.15世纪二三十年代 |
| C.15世纪八十年代 | D.16世纪晚期 |
据中国军事科学院专家曲爱国的研究及越南政治家黄文欢的回忆录:在越南抗法战争期间(1946—1954),中国是世界上唯一向越共提供军事援助的国家,在武器和装备和后勤配合方面,是按“要多少给多少”的指示办。毛泽东是这么告诉过胡志明的:我们是一家子。要人给人,要物给物…。这体现当时中国外交政策主要特点是:
| A.重点发展与第三世界的外交关系 | B.重点发展与亚洲国家的关系 |
| C.积极发展睦邻友好外交关系 | D.重点发展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 |
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扩张,中国的封建经济加快解体,其中“解体”的含义是
| A.手工工场的规模不断扩大,资本主义萌芽 |
| B.出现了机器生产的工厂,无产阶级诞生 |
| C.封建的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 |
| D.封建经济和外商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并存 |
鸦片战争后,洋布洋棉“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有九,松太布市,消减大半”,这表明①中国棉纺织业水平下降 ②外国商品的输人客观上瓦解了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 ③工场手工业难以和机器大工业竞争④资本主义制度优于封建制度
| A.①②③④ | B.①③ | C.②③④ | D.③④ |
“重农抑商”的观念与政策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 A.重农抑商政策并不禁止商人追求利润 | B.重农抑商观念是中国农耕社会的产物 |
| C.重农抑商政策提升了战国时秦国国力 | D.重农抑商观念在明清时期已基本瓦解 |
下列是从古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中读出的信息,其中错误的是
| A.农民生活艰辛 | B.土地兼并严重 |
| C.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 | D.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 |
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 A.铁犁牛耕的出现 | B.耕犁技术的成熟 | C.精耕细作的开始 | D.单位亩产量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