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我国与东南亚的经济文化交流自古有之。回答下题
下列诗句中反映唐朝与东南亚地区经济文化交往的是( )

A.“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
B.“玉螺一吹推髻耸,铜鼓一击文身踊”
C.“拨拨弦弦意不同,胡啼番语两玲珑”
D.“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玉米原产美洲,被视为中国传统“五谷”之外的“六谷”,许多学者认为是在明朝万历前期由海上(菲律宾)传入我国。据此,你认为万历前期应该是在

A.14世纪末 B.15世纪二三十年代
C.15世纪八十年代 D.16世纪晚期

据中国军事科学院专家曲爱国的研究及越南政治家黄文欢的回忆录:在越南抗法战争期间(1946—1954),中国是世界上唯一向越共提供军事援助的国家,在武器和装备和后勤配合方面,是按“要多少给多少”的指示办。毛泽东是这么告诉过胡志明的:我们是一家子。要人给人,要物给物…。这体现当时中国外交政策主要特点是:

A.重点发展与第三世界的外交关系 B.重点发展与亚洲国家的关系
C.积极发展睦邻友好外交关系 D.重点发展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爱因斯坦的主要科学成就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根据中国现代国情,党和政府在某些地区实行了特殊的政策,特别行政区、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的共同点是( )

A.都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
B.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
C.都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
D.都有较大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自主权

某同学在设计《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史巨变》网页时,设计了“开放格局的形成”“一国两制的成就”“农村的新变化”“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等几个并列的栏目。如果再增加一个栏目,最合适的应该是( )

A.中国重返联合国 B.中国举办博鳌论坛
C.思想解放的历程 D.2010年上海世博会

汉朝时期政府建立了以“工官”工场(官营企业)为基础的工官制度,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以国营企业为主体的国民经济基础。“工官”工场和国营企业都( )

A.代表了当时制造业的最高水平 B.决定着当时市场的供求
C.不影响国家的财政收入 D.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30年改革进程标志性的分水岭。“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

A.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C.肯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 D.形成了立体全面的开放格局

通过下列经济增长的统计数据,我们可以看出( )

时间(年)
1949~1952
1953~1957
1958~1962
1963~1965
1968
1974
1978~1986
工业(%)
36
19.2
3.8
7.9
-5
0.3
134.3
农业(%)
14
4.5
-4.3
11.1
-2.5

67.2

A.新中国一直“重工轻农”B.“一五”期间经济形势不如建国初
C.“左”倾错误政策对经济冲击较大 D.改革开放初期数据严重失真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