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I.图A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据图回答:

(1)既属于三级消费者又占有两个营养级的生物有_________________,该食物网没有列出的生态系统的成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于某种原因戊全部死亡,而壬的数量却保持稳定,则丙的数量将会_____(增多、不变、减少),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 图B为我国北方某农场居民食物结构图,农作物的籽粒是人和家禽、家畜的食物来源,生产的家禽家畜供人食用,大部分农作物秸秆用作燃料,部分秸秆以及人、家禽、家畜的粪便用于肥田。某同学对农场当前的生产生活方式提出了改进方案,请协助解决有关问题:
方案一:调整居民的食物结构以养活更多的人。若期望可养活的人口数量增加一倍,应将植物性食物与动物性食物的比例由现在的1︰1调整为_______︰1(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保留整数)。
方案二:充分利用农作物固定的太阳能,建立新的物质生产体系。设计如下图:

(1)该方案可使农场供养的人数增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沼气池中的主要微生物,其基本结构和新陈代谢的基本代谢类型与下列 _____相同(用字母代号表示)。

A.HIV B.蓝藻 C.破伤风杆菌 D.酵母菌 E.衣藻

(3)从物质生产的角度分析,该方案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生态城市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02年德国生理学家伯恩斯坦在前人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生物电发生的“膜学说”。下图是实验过程中用灵敏电流计测量神经纤维膜电位情况的结果,请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表示静息电位的是____(填“甲”或“乙”),该电位的形成主要是由于___ _外流形成的。
(2)图乙中刺激神经纤维会引起指针发生 次偏转,产生的兴奋会以___ _ 的形式快速传导。
(3)该神经纤维末端膨大,与下一级神经元共同形成____ (结构名称)。

自然界的大麻为雌雄异株植物,其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大麻的高秆和矮秆(由基因A、a控制),抗病和不抗病(由基因B、b控制)各为一对相对性状。将多株相同基因型的雌株与多株雄株(基因型相同)间行种植,杂交所得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如图表所示,请分析回答:

(1)这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____定律,其中控制大麻抗病和不抗病的基因位于____ 染色体上。
(2)父本的基因型是____,母本通过减数分裂产生卵细胞的基因型为____。
(3)杂交所得的雌性后代中,纯合的矮秆抗病植株所占的比例为____。

为探究NaCl对某植物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科学家在不同浓度NaCI溶液的条件下,对其净光合速率、光合色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如下图。检测期间,温度、光照强度、C02等条件适宜,实验过程中细胞的呼吸强度、气孔开闭程度没有显著变化。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存在于___ _,提取光合色素常用的试剂是____。
(2)若实验过程中呼吸速率恒定为2umol C02/(m2.s),据图分析,植物的实际光合速率最高可达到____ umol C02/(m2.s);此时叶绿体中产生的[H]用于 ;线粒体中产生[H]的场所是____ .。
(3)当NaCI浓度在200—250 mmol/L时净光合速率显著下降,据图中数据分析,主要原因是_ ___

生物体中某些有机物及元素组成如下图。其中x、y代表化学元素,a、b、c、d代表不同的有机小分子,A、B、C、D、E代表不同的生物大分子,请据图分析回答:

(1)若A为动物特有的储能物质,则A表示的物质是____ ;若A为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之一,则A表示的物质是____。
(2)x为;多个b可通过脱水缩合形成B,连接两个b的化学键的结构简式是____。
(3)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____(用图中字母回答),它的细胞器由B和_______组成(用图中字母回答),其体内单体c有 种。
(4)在真核生物体内,A、B、D、E中可能具有催化作用的是________。
(5)若d为胆固醇,其跨膜方式为____ 其作用是______ __,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问题。
(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
材料一 某种蛾易被蝙蝠捕食,千百万年之后,此种蛾中的一部分当感受到蝙蝠的超声波时,便会运用复杂的飞行模式,逃脱危险,其身体也发生了一些其他改变。当人工使变化后的蛾与祖先蛾交配后,产出的受精卵不具有生命力。
材料二 蛙是幼体生活于水中,成体可生活于水中或陆地的动物。由于剧烈的地质变化,使某种蛙生活的水体分开,蛙被隔离为两个种群。千百万年之后,这两个种群不能自然交配。
依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这两则材料中发生的相似事件是___________。

A.适应辐射
B.地理隔离
C.生存竞争
D.生殖隔离

(3)在材料一中,蛾复杂飞行模式的形成是___________的结果。
(4)在材料二中,若发生剧烈地质变化后,其中一个蛙种群生活的水体逐渐干涸,种群中个体数减少,导致该种群的___________变小。
下表为V基因在种群A和B中的基因型个体数。

基因型
A种群(个)
B种群(个)
VaVb
200
0
VaVa
50
120
VbVc
100
200
VcVc
150
50
VaVc
100
80

(5)计算Va在A种群中的频率___________ 。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