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经过编号的5支试管分别加入2mL 0.5mol/L过氧化氢溶液,进行如下实验,根据实验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试管编号 |
1 |
2 |
3 |
4 |
5 |
加入物质 |
适量唾液 |
锈铁钉 |
生土豆块 |
熟土豆块 |
生土豆块+稀盐酸 |
实验结果 |
几乎无气泡 |
少量气泡 |
大量气泡 |
几乎无气泡 |
几乎无气泡 |
A.说明酶具有高效性的是3号和4号实验 |
B.1号和3号对照不能说明酶有专一性 |
C.实验中不能体现酶的活性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
D.3号和5号对照可以说明酶的活性受PH的影响 |
在某细胞培养液中加入32P标记的磷酸分子,短时间内分离出细胞的ATP,发现其含量变化不大,但部分ATP的末端P已带上放射性标记,该现象不能说明
A.部分32P标记的ATP是重新合成的 | B.ATP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 |
C.ATP中远离A的P容易脱离 | D.该过程中ATP既有合成又有分解 |
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得到多倍 体植株都利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
B.在进行组织培养时,由根尖细胞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染色体变异、 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
C.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体细胞杂交相比,诱导融合的方法和所依据的原理不完全相同, 但都能形成杂种细胞 |
D.“试管婴儿”实质上就是“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的“产物”,能使不能产生精 |
子或卵细胞的夫妇能得到自己的孩子
在获得单克隆抗体过程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首先要将特定的抗原注射入小鼠体内,然后从小鼠脾脏中获得能够产生相应抗体的 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在灭活的仙台病毒的诱导下融合 |
B.在特定的鉴别培养基中筛选出杂交瘤细胞并培养 |
C.在体外条件下将杂交瘤细胞做大规模培养或注射到小鼠腹腔内增殖 |
D.从细胞培养液或小鼠的腹水中,提取大量的单克隆抗体 |
如图是“白菜一甘蓝”杂种植株的培育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示“白菜—甘蓝”植株不能结子 |
B.愈伤组织有叶绿体,代谢类型是自养需氧型 |
C.上述过程中包含着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细胞分化等过程 |
D.“白菜—甘蓝”杂种植株具有的性状是细胞全能性表达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