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碳汇是指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和机制。在工业中是指企业通过投资购买使用环保设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行为。在林业中主要是指大面积种植树木,以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希或土壤中,减少该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今年9月,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时,宣布中国将大力增加森林碳汇,争取到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 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题
1.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看中国大力增加森林碳汇的依据是
①碳汇的增加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结果  
②规律是客观的,要按客观规律办事
③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必然联系,要正确处理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关系
④因果关系要求我们要提高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中国的工业增加碳汇的举措有
①依靠科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②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制定有助于节能减排的政策
③引进国外的资金和先进技术和设备
④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辩证认识和运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由中宣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文物局组织实施,中央电视台组织拍摄的百集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于2015年1月1日正式播出。该片在电视台播放后引起了极大关注,产生了广泛影响。通过《记住乡愁》,人们感受到的,不仅有传统村落优美和谐的自然环境,还有历史的味道、人情的味道、家乡的味道, 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们从传统村落中体味到深厚的文化意蕴,表明()
①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总是融合在一起
②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统一于人的实践
③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没有固定界限和本质差别
④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14年人们纷纷发问“时间都去哪儿了”。德国慕尼黑大学的研究发现,年龄在20~59岁的人普遍感到无法在既定时间内完成自己要做的事情,做事的时间不够,就容易产生时间过得快的错觉。这一研究成果印证了()

A.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C.运动与物质密不可分
D.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世界客观性为依据,以实践为基础,以规律为对象,它关于世界和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揭示,具有可证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性,要求它不可能纯学术化,在政治和价值取向上,它必须关心社会现实问题,直接或间接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历史使命相联系。上述材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

A.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
B.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C.实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D.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完善和发展

学习成语和古语不仅能提高汉语水平,还能从中悟出深刻的哲学道理。如“断章取义”、“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信口雌黄、指鹿为马”,以上观点分别属于()

A.唯物主义、辩证法、形而上学、唯心主义
B.辩证法、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唯物主义、辩证法
D.形而上学、辩证法、相对主义、唯心主义

现实生活中有人轻视哲学。“哲学不能带来钱”“当年马克思撰写《哲学的贫困》,如今则出现了‘贫困的哲学’。”但事实证明一个轻视理论思维的民族是不会有光明的未来的。这是因为()

A.哲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其任务就是揭示具体事物发展的规律
B.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理论化、系统化、科学化的世界观
C.哲学是对人们实践活动的概括和总结
D.哲学能够为人们的实践活动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