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实行的三省六部制被称为我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举,下列关于三省六部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三省六部制分散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
| B.三省六部制导致了唐朝藩镇割据局面的出现 |
| C.三省分别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
| D.历朝基本沿袭了三省六部制 |
古代有位思想家在回答弟子的提问时说:“虽草木,亦有理存焉。一草一木岂不可以格?如麻麦稻粱,甚时种,甚时收,地之肥,地之硗,厚薄不同,此宜植某物,亦皆有理。”这位思想家是( )
| A.朱熹 | B.王阳明 |
| C.顾炎武 | D.王夫之 |
以下是根据汪盼玲《中国婚姻史》中统计的历代节妇烈女人数绘制的柱状图。由图可知,宋以后烈女人数增加较快,这跟下列哪一史实联系最为紧密()
| A.理学成为官方哲学 | B.明清出现进步思潮 |
| C.商品经济的发展 | D.专制皇权的加强 |
《论语·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有人对这段话的解释是:“仁者,本心之全德。克,胜也。己,谓身之私欲也。复,反也。礼者,天理之节文也。”这就把“克己复礼”解释为( )
| A.“人伦者,天理也” |
| B.“存天理,灭人欲” |
| 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
| D.“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
“人心本自乐,自将私欲缚。私欲一萌时,良知还自觉。一觉便消除,人心依旧乐。”这首古诗反映了
| A.孟子的仁政思想 | 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思想 |
| C.朱熹的理学思想 | D.王阳明的心学思想 |
理学对宋代以后的中国影响巨大。它对于外来哲学系统,如佛教的敌视使中国的统治者和官僚比此前的时代更难于接受外部的思想和影响,理学对传统的强调是最终抑制了中国的发明和中国精英的批判思维的诸多因素之一。材料说明理学( )
| A.吸收佛、道的基本教义而自成体系 |
| B.延迟了三大发明的向外传播 |
| C.阻碍了古代和近代中国的创新能力 |
| D.促进了中华文明精神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