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织重镇盛浙镇,本来是一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绸绫之聚亦且十倍。四方大贾辇(niǎn,载)金至者无虚日,……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材料所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A.盛浙镇丝织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 B.明清政府重农抑商措施失效 |
C.工商业发展促进城镇的发展 | D.自然经济受到工商业的冲击 |
新中国首次明确提出并运用“求同存异”方针解决国际争端的是
A.万隆会议 | B.日内瓦会议 |
C.《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 D.中美上海联合公报 |
“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是
A.铁幕演说发表 | B.杜鲁门主义提出 |
C.马歇尔计划提出 | D.北约成立 |
下列重大事件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第一国际成立 ②马克思主义诞生③巴黎公社 ④十月革命
A.①②③④ | B.②①③④ |
C.③④①② | D.②①④③ |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发表 | B.《共产党宣言》发表 |
C.巴黎公社成立 | D.第一国际成立 |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是
A.民族平等 | B.民族团结 |
C.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 | D.民族区域自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