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古就有“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传统社会理想,但在以前这只是一个无法实现的梦想。2009年9月,根据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家实施“新农保”试点,使这一梦想开始逐步实现。这说明我国
| A.政府只要履行职能,人民利益就会有保障 |
| B.高度关注民生问题,不断扩大公民的权利 |
| C.人民民主的真实性具有制度保障 |
| D.政府越来越重视维护所有公民的利益 |
韩国总统朴瑾惠称冯友兰的著作《中国哲学简史》是指导她走出人生困境的心灵灯塔,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 B.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都需要哲学智慧 |
| C.哲学研究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
| D.学习哲学就能走科学的人生的道路 |
世界级动画大师宫崎骏以清新的艺术风格,精湛的艺术功底和充满孩童般的想象与构思,宣扬生命的真善美、和平与环保等充满正能量的主题,这值得中国动画创作人员借鉴的是()
| A.从外来文化中寻找创新灵感 |
| B.在文化创作中体现时代精神 |
| C.充分挖掘文化作品的商业价值 |
| D.在文化创作中要善于挖掘传统文化的价值 |
一张纸上画了一只鸡、一头牛和一片草地,要求把这三样东西分成两组,你会怎么分呢?实验表明,美国孩子更喜欢把鸡和牛分在一组,中国孩子则倾向于把牛和草地分在一组。心理学家认为,美国人善于分析不同物体各自的特征,牛和鸡都属于动物,因此分在一起;中国人则把不同物体之间的联系看得更重,因为牛吃草,所以把牛和草地分在一起。这说明()
| A.文化的差异带来思维方式的差异 |
| B.文化影响人们实践中的价值选择 |
| C.优秀文化塑造人生 |
| D.文化影响人们实践中的交往方式 |
莫高窟堪称中华民族的“文化化石”,其壁画和雕塑等文化遗产跨越了八百多年的历史。早期的释迦牟尼塑像,斜披印度袈裟;北朝时期的人物体态健硕,有西域佛教的特色;西魏以后,开始具有中原汉人的风貌,元代壁画中又出现了西藏密宗的内容。莫高窟人物形象的变化,表明中华文化具有()
| A.相对的稳定性 | B.鲜明的民族性 | C.历史的继承性 | D.独特的包容性 |
要改变类似漫画《谁丢的》中的不良现象,就应该()
①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
②抵制落后文化,坚持文化创新正确方向
③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自觉改变生活陋习
④重视科学文化修养,增强辨别是非能力
|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