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同位素14C标记的吲哚乙酸来处理一段枝条的一端,然后探测另一端是否含有放射14C的吲哚乙酸存在。枝条及位置如右图。下列有关处理方法及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处理甲图中A端,不可能在甲图中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
B.处理乙图中A端,能在乙图中的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
C.处理乙图中的B端,能在乙图中的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
D.处理甲图中的B端,能在甲图中的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
根据某蛋白质的肽链结构示意图(图1中数字为氨基酸序号)及部分肽链放大图(图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若图1的肽链全部水解成氨基酸,需要123个水分子 |
B.从图2可推知图1的肽链至少含有2个游离的羧基 |
C.该蛋白质中含有1条肽链和124个肽键 |
D.图2中含有的R基是①②④⑥⑧ |
水中氧含量随水温的升高而下降。生活在寒温带湖泊中的某动物,其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与其生活的水温有关。右图中能正确表示一定温度范围内该动物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随水温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有些酶必须在有激活剂的条件下才具有活性。下列是有关某种酶的实验,处理方式及结果如下表及图所示。根据结果判断,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该酶在80℃的环境下已经失活 |
B.35分钟后试管Ⅱ中底物已被消耗殆尽 |
C.甲物质是该酶的激活剂 |
D.该酶在中性环境中的活性比在弱碱性环境中高 |
下列不属于主动运输的是
A.静息电位的产生 | B.细胞膜两侧离子的不均匀分布 |
C.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 | D.兴奋后细胞内外离子浓度的恢复 |
如右图所示在不同条件下的酶促反应速率变化曲线,下列据图叙述错误的是
A.影响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底物浓度 |
B.影响BC段反应速度的主要限制因子可能是酶量 |
C.温度导致了曲线Ⅰ和Ⅱ的反应速度不同 |
D.曲线Ⅰ显示,该酶促反应的最适温度为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