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下图,回答39-41题。

图中①②③④四区域跨越了我国

A.地势三级阶梯 B.三大自然区 C.三个经济地带 D.五个温度带

关于四地区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区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  
B.②地区是我国主要的木材基地
C.③地区河流含沙量大,汛期短
D.④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区

关于四地区突出的环境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地区——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B.②地区——黑土侵蚀、森林的破坏
C.③地区——酸雨危害、土地盐渍化
D.④地区——干旱风沙、土地沼泽化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我国能源生产、消费总量与GDP重心的纬度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根据三条曲线的纬度差异可判断

A.南方能源结构优于北方 B.南方能源消费量小于北方
C.南方能源进口量大于北方 D.南方能源缺口量大于北方

三条曲线的时间变化说明了

A.北方GDP总量呈下降趋势 B.北方单位GDP能耗呈下降趋势
C.南方能源生产总量呈上升趋势 D.南方能源利用率呈下降趋势

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某地,相同面积、不同土地覆被水土流失的观测结果如下表。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相同降雨强度下,泥沙量由小到大依次为

A.混交林地坡耕地荒草地油松幼林地
B.混交林地油松幼林地坡耕地荒草地
C.混交林地油松幼林地荒草地坡耕地
D.混交林地荒草地油松幼林地坡耕地

下列判断中,符合该地情况的是
①自然恢复植被的生态效益优于人工单一树种针叶林
②开垦坡地可有效改善当地生态
③森林树种越丰富,生态效益越优
④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优于退耕还草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气候生产潜力是指一个地区光、热、水等要素的数量及其配合协调程度。下图示意中国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空间分布。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影响甲处等值线向北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大气环流
C.地形因素 D.海陆分布

在中国东北地区,与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的指标是

A.≥10 ℃积温 B.日照时数
C.太阳辐射量 D.年降水量

读“2011年新疆、西藏、内蒙古、广西人均农产品拥有量(单位:千克)统计表”,完成下列各题。

甲、乙、丙、丁依次代表的省区是

A.内蒙古、广西、新疆、西藏 B.新疆、广西、西藏、内蒙古
C.内蒙古、新疆、广西、西藏 D.西藏、广西、新疆、内蒙古

下列关于丁省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灌溉水不足,人均粮食较低 B.草原广袤,人均肉类较高
C.水域面积狭小,人均水产品少 D.乳畜业发达,人均牛奶较多

下图是某国从18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人口增长的四个阶段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按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历程,排列正确的是

A.②③④① B.①③②④
C.①④②③ D.④①③②

人口增长模式发生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A.自然环境的改变 B.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C.国家政策的改变 D.教育事业的发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