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将纯Fe棒和石墨棒插入1 L饱和NaCl溶液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去掉电源,将M、N用导线直接相连,则Fe棒上产生气泡 |
| B.M连接电源正极,N连接电源负极,则Fe棒被保护不会溶解 |
| C.M连接电源负极,N连接电源正极,当两极产生气体总量为22.4 mL(标准状况)时,则生成0.001 mol NaOH |
| D.M连接电源负极,N连接电源正极,如果把烧杯中的溶液换成1L CuSO4溶液,反应一段时间后,烧杯中产生蓝色沉淀 |
下列关于分散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混合物都属于分散系 |
| B.稀豆浆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1—100nm |
| C.FeCl3溶液中分散质的粒子为FeCl3 |
| D.含有1 mol FeCl3的饱和溶液加入到沸水中生成1 molFe(OH)3胶粒 |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11.2LCO2与22.4LCO的分子数之比为1:2 |
| B.任何条件下,2mol CO2与3molCO的原子数相等 |
| C.若一定量的CO2与CO具有不同的体积,则它们所含的分子数也一定不相等 |
| D.常温常压下的一氧化碳气体和氮气,若体积相等,则质量也相等 |
某溶液中含有较大量的Cl-、OH-、CO32-等3种阴离子,如果只取一次该溶液就能够分别将3种阴离子依次检验出来,下列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①滴加过量Mg(NO3)2;②滴加过量MgCl2;③滴加过量AgNO3溶液;④滴加过量Ba(NO3)2溶液;⑤滴加过量BaCl2溶液;⑥过滤
| A.①⑥④⑥③ | B.②⑥⑤⑥③ |
| C.④⑥①⑥③ | D.⑤⑥②⑥③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氯化钠溶液在电流作用下电离成钠离子和氯离子 |
| B.硫酸钡难溶于水,故硫酸钡不是电解质 |
| C.盐酸能导电,故盐酸是电解质 |
| D.SO3溶于水形成的溶液能导电,但SO3不是电解质 |
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根本区别是
| A.是否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
| B.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 |
| C.分散质粒子能否透过滤纸 |
| D.是否均一、稳定、透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