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锥体图,P为生产者,Q1为初级消费者,Q2为次级消费者。B图是将A图中的各营养级所含有的生物进行分类剖析,图中a、a1、a2表示上一年留下来的能量(假设它不被下一营养级利用),e、e1、e2表示呼吸消耗量。据图回答。
(1)如设种群Q1、Q2的个体数为N1、N2,平均每个个体所占的能量为W1、W2,那么,N1、W1与N2、W2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每年流入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____(用B图中的英文字母表示)。
(3)B图中的b1和d1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P和Q1同化作用固定能量的总量分别为480J/(cm2.a)和72 J/(cm2.a),生物体内贮存的能量分别为200J/(cm2.a)和24J/(cm2.a)。那么,能量从P传递到Q1的效率为____________。
玉米是一种雌雄同株的植物,通常其顶部开雄花,下部开雌花。在一个育种实验中,选取A、B两棵植株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三组实验:
实验一:将植株A的花粉传授到同一植株的雌花序上。
实验二:将植株B的花粉传授到同一植株的雌花序上。
实验三:将植株A的花粉传授到植株B的另一雌花序上。
上述三组实验,各雌花序发育成穗轴上的玉米粒的颜色
数如下表所示: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在玉米粒颜色这一对相对性状中。隐性性状是 ,判断的理由是 。
(2)如果用G代表显性基因,g代表隐性基因,则植株A的基因型为 。植株B的基因型为 ,实验一中,黄色玉米粒的基因型是 。
(3)如果植株A接受植株B的花粉,在植株A上,所结种子的种皮和胚乳细胞的基因型依次是:
有一种能生产食品香料的细菌,其生长速率、代谢产物的产量与培养液中的温度、pH、溶氧量等关系如下图(图一)所示:
在生产实践中,人们设计了高效、自控、产品质量较稳定的两级连续培养装置(图二),回答有关问题:
(1)根据曲线图与甲装置的用途可知,甲装置内的温度、pH应分别调节为。
A.33℃和4.3 B.33℃和5.5C.37℃和5.5 D.37℃和4.3
(2)发酵过程中,通气装置控制阀应。
(3)在生产实践中,当甲装置内的细菌处于期时,可让甲装置中的培养基大量流入乙装置,这样有利于乙装置中细菌较快进入期,达到缩短生产周期的目的。
(4)从培养液中提取食品香料的方法有:。
A.过滤 B.蒸馏C.萃取 D.沉淀
(5)如下图为该生产食品香料的代谢途径,若要大量合成食品香料,可采取的措施是:。
下图是微生物发酵的流程图,请据图回答:
(1)培养基配制好后,一定要灭掉培养基中的。其目的是防止,防止。
(2)在发酵罐中发酵时,若要提高发酵罐中的溶氧量,可采用的措施是:
①调整;
②调整。
(3)若⑥是单细胞蛋白,则⑥代表的发酵产品是。
微生物发酵在工业生产上得到广泛应用,其生产流程如下图所示。结合赖氨酸或谷氨酸的生产实际,回答相关问题:
(1)人工控制微生物代谢的措施包括和。目前采用①已经选育出不能合成高丝氨酸脱氢酶的。
(2)在发酵过程中,产物源源不断地产生。这说明赖氨酸或谷氨酸的生产采用了的发酵方式。在生产过程中,由于赖氨酸或谷氨酸的发酵菌种为,常需增加通氧量。当发酵生产的产品是代谢产物时,还要采用②等分离提纯的方法进行提取。
下图为谷氨酸发酵装置图。
发酵罐结构示意图
(1)图中3、6处是发酵罐夹层中水的进出口,水在发酵罐夹层流动的作用是。
(2)谷氨酸发酵液的pH应控制在7~8范围内,随着代谢产物的积累,发酵液pH变化趋势是,控制办法是。发酵过程中,若谷氨酸积累过量,会抑制的活性,导致合成途径中断,这种代谢调节方式称为调节。
(3)如果在4处通入空气,谷氨酸产量会,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