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甲图是某个国家二战后经济发展时期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变化示意图。回答12题。

根据甲图所示的人口变化趋势判断,今后该国人口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   )

A.鼓励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迁移 B.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势头
C.继续保持较低的人口生育水平 D.减少劳务输出人员的数量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为广州市连续两天日出日落相关数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与图中显示的信息最接近的节气是()

A.春分 B.冬至 C.秋分 D.夏至

图示今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是()

A.南半球,向北移 B.北半球,向北移
C.北半球,向南移 D.南半球,向南移

下图是以北极为中心的俯视图,A、B为赤道上的两点,AB直线距离为地球赤道半径,此时地球处于近日点附近。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若非阴影部分为1月7日,阴影部分为1月8日,则北京时间为()

A.7日0时 B.8日16时
C.7日16时 D.8日8时

此时,一艘由伦敦驶往上海的海轮正途经北印度洋海区,船员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一天,正午桅杆影子朝正南方向
B.这一天,船员经历的昼长于夜
C.这一天,该地日出地方时晚于6:00
D.这一天,船在行驶过程中顺风顺水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下图示意我国西北地区39°N附近某区域。甲、乙、丙、丁四河段均为M河一部分。

材料二下图为M河段地形剖面示意图

材料三近年来该地区为克服自然条件对种植春小麦的不利影响,采取覆盖免耕技术,即收割时留茬20 cm左右,收割后将秸秆均匀撒在地表,次年春播时采用免耕播种机播种,使春小麦产量和质量显著提高。
(1)试解释M河乙丁河段为时令河的原因。
(2)分析秸秆覆盖对春小麦生长自然条件的改善作用。

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指出图中白水河的流向以及甲村与龙山之间的温差范围。(2分)
(2)简述图示地区地形、地势的基本特征。(3分)
(3)依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说明甲、乙两村所处位置的相同点(最少四点)。(4分)
(4)某学校两组同学进行登山比赛,分别沿B、C线路攀登龙山和虎山。有人建议将出发地设在A点,有的同学提出质疑,感觉不够公平合理,试说明理由。(4分)

读某区域等高线图,回答下列题。

关于图中的西海岸地区地理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沿岸地貌轮廓破碎,不利于渔业发展
B.地处南极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消亡边界附近
C.常年受西北风影响
D.有暖流经过

关于图中山脉东西两侧水系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流域面积东部小、西部大
B.河床东侧缓、西侧陡
C.流量季节变化东侧小、西侧大
D.东侧为内流河、西侧为外流河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