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右侧某地等温线图,回答下题。影响图中A、B两点气温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①太阳辐射 ②大气环流
③海陆位置 ④地形 ⑤洋流
A.①③ B.②④ C.③⑤ D.④⑤形成C岛东侧气候的因素有( )
①纬度较低 ②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影响 ③受东南季风影响 ④受东南信风影响
⑤受暖流影响 ⑥受寒流影响⑦位于迎风坡
A.①② | B.①③⑤⑦ | C.①④⑤⑦ | D.①④⑥ |
读“美国农业带分布示意图”,完成8~9题。表示畜牧和灌溉农业带的序号是()
A.⑥ | B.⑦ | C.⑧ | D.⑨ |
①农业带的自然条件是()
A.气候温暖湿润 | B.热量充足 |
C.土地贫瘠 | D.市场广阔 |
读下图,完成6~7题。关于同一水文站在不同时间观测流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时最大 | B.乙时最小 | C.丙时最小 | D.流量大小无法确定 |
自2003年下半年以后,图中水文站观测的长江流量比以往要稳定许多,最主要的原因是()
A.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建设的好,水土流失大大减少 |
B.洞庭湖退耕还湖,水面面积大大增加 |
C.长江三峡大坝的修建与水库的调节作用 |
D.1998年长江大洪水后,人们的防洪意识明显增强 |
读某地示意图,其中图中阴影部分表示荒漠化较严重地区,图示地区石灰岩分布广泛,西部多崎岖的山地、东部多低缓的平原和丘陵,完成3--5题。该地阴影部分荒漠化较严重的原因是
A.过樵过垦过牧 | B.气候干旱,植被差 |
C.不合理灌溉 | D.鼠害蝗害 |
该地西部崎岖地形的主要成因是
A.化学风化 | B.流水侵蚀 |
C.冰川侵蚀 | D.风力侵蚀 |
甲地至梧州一带容易洪涝成灾,正确的治理措施是
A.退湖还田,平垸行洪 | B.开挖新的入海通道 |
C.修建水库,加固堤坝 | D.跨流域调水 |
读“我国部分区域简图”,完成1~2题。图例所示的某环境问题主要是()
A.水土流失 | B.土地荒漠化 |
C.环境污染 | D.湿地破坏 |
治理该环境问题的根本措施是()
A.退耕还林还草 |
B.修建水电站 |
C.增加灌溉面积 |
D.大力发展耕作业 |
某旅行团组织的旅游中某游客发现,青海湖著名的“鸟岛”已经与湖岸相连成了半岛,其主要原因是()
A.湖水被大量抽取来灌溉农田 |
B.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泥沙在湖里淤积 |
C.该流域的农牧业用水增多,其补给河水被大量用来引水灌溉 |
D.气温升高,气候干旱,蒸发量增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