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典型的“地窄人稠”的国家,其环境人口容量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
| A.资源数量 | B.科技发展水平 | C.消费水平 | D.人口受教育水平 |
“血迹石”是约三亿年前,海水中一些具有钙质硬壳骨骼的海生生物的遗体,在沉积期间,与海水中的氧化铁和氧化锰成分发生作用后形成的一种奇特岩石。“千人石”为距今一亿五千万年的中生代侏罗纪时代喷发的岩浆凝结而成。据此回答下列各题。与“血迹石”和“千人石”成因类型相同的分别是
| A.花岗岩和石灰岩 | B.大理岩和砂岩 |
| C.石灰岩和玄武岩 | D.砂岩和片麻岩 |
关于“血迹石”和“千人石”的形成,叙述正确的是
| A.“血迹石”的形成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
| B.“血迹石”的形成经历了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和地壳运动等过程 |
| C.“千人石”一定具有层理构造 |
| D.“千人石”的形成经历了变质作用和冷凝作用 |
详细北京时间2015年9月20日7时01分,我国新型运载火箭长征六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成功将20颗微小卫星送入太空。发射任务圆满成功,这标志着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家族再添新成员,而且创造了中国航天一箭多星发射的新纪录。据此回答下列问题。长征六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时,纽约(73°W、41°N)的当地区时为
| A.9月19日20时01分 | B.9月20日19时53分 |
| C.9月19日18时01分 | D.9月20日18时53分 |
发射成功当天,太阳直射点
| A.在北半球,正向南移动 | B.在北半球,正向北移动 |
| C.在南半球,正向南移动 | D.在南半球,正向北移动 |
这一天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 A.北京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
| B.重庆昼短夜长 |
| C.澳大利亚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
| D.北京自转的角速度大于太原 |
下列关于板块构造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 |
| B.板块之间会出现碰撞现象 |
| C.在板块相碰撞挤压的地区,常形成高大的山脉 |
| D.各板块交界处是地壳最稳定的地方 |
下图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
大金石是缅甸一处著名的佛教朝拜圣地;它是一块耸立在悬崖边的花岗岩巨石,海拔1100米。石头表面贴有金箔,石上建有一座7.3米的佛塔。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组成巨石的矿物直接来自()
| A.地表 | B.地壳上部 |
| C.地壳下部 | D.地幔 |
该巨石从形成到出露所经历的地质过程依次是()
| A.固结成岩—风化剥蚀—侵蚀搬运—地壳抬升 |
| B.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风化剥蚀 |
| C.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 |
| D.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