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下表数据资料,回答:

年龄
0—14岁
15—59岁
60岁以上
总计


人口数
200
550
250
1000
死亡率
0.5%
0.6%
2%
 


人口数
350
600
50
1000
死亡率
0.8%
0.7%
2.2%
0.81%

(1)计算:甲组的总死亡率为________ 。
(2)按照各年龄组死亡率甲组比乙组_______   ________  (高或低);总人口死亡率甲组比乙组   _____(高或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3)由表格内容判定甲组为________国家(发达或发展中),乙组为_______国家(发达或发展中)。
(4)某些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过慢,可能会对经济带来负面影响,你认为这些国家可以采取的人口政策有______ 、  __________ 。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城市环境问题的成因与治理对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等高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D在E的方,F点的海拔高度是米。
(2)C悬崖的相对高度最多不会超过米。
(3)假设图中城市的海拔高度为400米,当城市温度为32℃时,山峰E的温度不会高于

(4)如果要在A、B两处选一处筑坝修水库,你认为不宜选在处。
理由是:①


(5)图中河流干流的大致流向为

下图是某地等值线分布图,读后回答:

(1)C点温度是 ,D点海拔是 ,C、D间的相对高度是 C、D两地的温差是
(2)AB间的水平距离约是 千米,如果在它们之间修一索道,其长度比水平距离
(3)若站在C点,能否直接看到D点?因为
(4)图示范围内是否可能有永久性冰川?因为
(5)B点南侧山坡的坡度约是 度,是否适合修筑梯田? ,因为

读“某山区交通线与居民点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简要描述图示地区的地形特征。
(2)在AB间修建一条公路,AQB和APB两种方案较为合理的是
图中公路BH段线路呈“之”字形的目的是什么?
(3)图中C处的悬崖顶与山顶E的相对高度不超过米。
(4)指出甲、乙两河中哪一条是明显不存在的,并说明理由。
(5)在山顶P处能否看见经过D处的火车?说明理由。
(6)图中居民点的分布规律是什么?

读图,以亚欧大陆为例 (图中箭头表示盛行风向) ,回答下列问题。

(1)A、D 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2)判断F地此时盛行偏风,E地此时受气压带控制。
(3)此时,非洲大陆南端因受带控制,气候具有的特征。

读图12,回答下列问题。

该等压线图位于(南或北)半球。
图中A、B处气压中心控制地区,昼夜温差较小的是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空3分,共4分)
图中C、D两处中,C处即将出现天气,原因是该地即将受到(天气系统)的影响。
E处的风向是风;E、F两地风速较大是地,原因是该地
。(共3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