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20世纪90年代以来苏州、徐州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表,回答下题

 
1990年
2000年
2006年
苏州
徐州
苏州
徐州
苏州
徐州
GDP(亿元)
202.14
112.84
1540.58
616.95
4820.26
1428.80
人均GDP(元)
3617
1438
26692
6948
78801
15363
GDP每增加亿元占用的耕地面积(万平方米)
111.41
318.92
85.27
76.43
54.25
8.93

结合表中信息,有关苏州、徐州经济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2000~2006年间苏州的GDP增速比徐州快,但人均GDP增速比徐州慢
B.1990~2006年两地的GDP均呈上升趋势
C.1990~2006年苏州和徐州“GDP年增加1亿元占用的耕地面积”均在下降
D.1990~2006年“GDP年增加1亿元占用的耕地面积”徐州比苏州下降的速度更快

就两地“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之间矛盾”的合理之举,叙述错误的是

A.禁止占有耕地发展其它产业,落实国家土地基本国策
B.徐州在保护耕地的同时,要依靠创新和产业升级,加快发展
C.苏州在经济发展同时,应努力降低亿元产值占用的耕地面积
D.两地间应加强合作,进行产业整合,提高耕地利用效率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为欧洲某河流入海口附近河道示意图,图中虚、实线分别表示夏、冬季节的水面宽度。

下列关于该河流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有冬汛和凌汛现象 B.夏季输沙量较冬季大
C.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大 D.径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

关于图中区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区域乳畜业发达
B.四地中受流水侵蚀作用最显著的是乙处
C.图示区域植被类型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D.居民点适宜布局在丙处

读世界某地区水平衡分布图(水平衡:年降水量减去年蒸发量)。

从图中可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降水越少,水平衡数值就越小
B.气温越高,水平衡数值就越小
C.赤道穿过的东部数值低,主要原因是海拔高,气温低,对流弱,降水少
D.热带草原气候地区的水平衡数值都为正值

近年来,图中某区域土地沙化出现了南扩速度加快的现象,“南扩”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A.沙漠南侧的农业生产方式要比北侧
B.草原上的野生食草动物数量增加
C.位于东北信风带,沙丘容易向西南移动
D.气温升高,暴雨增多,水土流失严重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甲地出现的环境问题影响了当地农业的发展,这一环境问题是( )

A.海水倒灌造成土地盐碱化
B.开采石油导致土壤污染
C.草原退化、土地沙化严重
D.尼罗河水被过度引灌,水源不足

湿地被破坏后,表示东北三江平原湿地气温年变化曲线、河流流量年变化曲线的分别是( )

A.甲和丙 B.乙和丁
C.甲和丁 D.乙和丙

下图为某电子产品生命周期模型图。

根据图示信息,叙述正确的是( )

A.第一阶段丙国国内对该产品需求少而全部供出口
B.进入第二阶段后丙国该产品的技术水平落后于乙国
C.甲国该产品的出口量今后也会出现减少趋势
D.该产品的生命周期反映了人口数量的差异

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能够解释产业转移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产业转移路径是由丙国—乙国—甲国
B.该产业是向着矿产资源丰富地区转移
C.该产业转移反映了丙国经济衰退
D.该产业的转移主要反映的是资本转移

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

关于图示区域地形地势基本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以平原、丘陵为主
B.中部低,北部、东部、南部高
C.地表崎岖,地势起伏较大
D.远看为山,近看山河相间

影响图示区域农业生产的最大问题是 ( )

A.春季的干旱与风沙 B.夏秋季的洪涝灾害
C.泥石流、滑坡灾害 D.土壤次生盐碱化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