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20世纪90年代以来苏州、徐州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表,回答下题
|
1990年 |
2000年 |
2006年 |
|||
苏州 |
徐州 |
苏州 |
徐州 |
苏州 |
徐州 |
|
GDP(亿元) |
202.14 |
112.84 |
1540.58 |
616.95 |
4820.26 |
1428.80 |
人均GDP(元) |
3617 |
1438 |
26692 |
6948 |
78801 |
15363 |
GDP每增加亿元占用的耕地面积(万平方米) |
111.41 |
318.92 |
85.27 |
76.43 |
54.25 |
8.93 |
结合表中信息,有关苏州、徐州经济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2000~2006年间苏州的GDP增速比徐州快,但人均GDP增速比徐州慢 | |
B.1990~2006年两地的GDP均呈上升趋势![]() |
C.1990~2006年苏州和徐州“GDP年增加1亿元占用的耕地面积”均在下降 |
D.1990~2006年“GDP年增加1亿元占用的耕地面积”徐州比苏州下降的速度更快 |
就两地“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之间矛盾”的合理之举,叙述错误的是
A.禁止占有耕地发展其它产业,落实国家土地基本国策 |
B.徐州在保护耕地的同时,要依靠创新和产业升级,加快发展 |
C.苏州在经济发展同时,应努力降低亿元产值占用的耕地面积 |
D.两地间应加强合作,进行产业整合,提高耕地利用效率 |
属于全球定位系统空间部分的是
A.GPS卫星星座 B.地面监控系统 C.GPS信号接收机 D雷达
全球任何地点,在任何时刻,地平面上空GPS卫星至少有
A.3颗 | B.4颗 | C.21颗 | D.24颗 |
下列关于全球定位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GPS是利用卫星进行导航、定位的系统 |
B.GPS包括三大部分,即空间部分和地面控制部分及传输部分 |
C.GPS卫星星座由24颗卫星组成 |
D.野外旅行,只要拥有GPS信号接收机,可随时知道自己所处的经纬度 |
关于遥感的说法,正确的是
A.传感器是进行信息处理和信息分析的仪器 |
B.物体的各类性质、环境条件不同,但其反射和辐射的电磁波相同 |
C.一幅陆地卫星图片可以把整个地球拍下来 |
D.遥感可以为区域地理研究从定性到定量、从静态到动态的转化提供条件 |
两颗卫星同时运行,每隔9天可以覆盖地球一遍,说明遥感技术
A.受地面条件限制少 | B.测量范围大 |
C.手段多,获取的信息量大 | D.获得信息速度快、周期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