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一个四分体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有两个着丝点 | B.有四个DNA分子 |
C.有两对姐妹染色单体 | D.有四条染色体 |
伦敦大学医学院成功对一对丈夫家族有乳腺癌发病史的夫妇的后代进行胚胎筛选,并排除了后代携带致癌基因的隐患。该“设计婴儿”的培育流程如下:通过人工方式得到15个卵精卵→所有受精卵生长3天时,抽取一个细胞进行基本检测,剔除含致癌基因的受精卵→选取不含致癌基因的健康受精卵植入妻子子宫,一个健康的“设计婴儿”得以孕育,下列关于该项“设计婴儿”培育过程中所用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通过人工方式获得15个受精卵,需要用到超数排卵和人工受精的手段 |
B.检测受精卵中是否含有致癌基因,可以用“基因探针”进行检测 |
C.需要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对受精卵中的致癌基因进行“基因敲除” |
D.要将受精卵培养到8细胞胚或早期囊胚后,再移植入子宫 |
现有甲、乙两种植株(均为二倍体纯种),其中甲种植株的光合作用能力高于乙种植侏,但乙种植株很适宜在盐碱地种植。要利用甲、乙两种植侏各自优势,培育出高产、耐盐的植株,有多种生物技术手段可以利用。下列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中不可行的是( )
A.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可获得满足要求的四倍体杂种目的植株 |
B.将乙种植株耐盐基因导入到甲种植侏的受精卵中,可培育出目的植株 |
C.两种植株杂交后,得到的F1再利用单倍体育种技术可较快获得纯种的目的植株 |
D.诱导两种植株的花粉融合并培育成功幼苗,后用秋水仙素处理,可培育出目的植株 |
英国科学家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发明了一种名为“我的皮肤”的生物活性绷带,为皮肤烧伤病人带来福音。该活性绷带的原理是先采集一些细胞标本,再让其在特殊膜片上增殖,5~7天后,将膜片敷到患者伤口上,膜片会将细胞逐渐“释放”到伤口处,并促进新生皮肤层生长,达到愈合伤口的目的。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人的皮肤烧伤后容易引起感染,主要是由于非特异性免疫机![]() |
B.种植在膜片上的细胞样本最好选择来自人![]() |
C.膜片能否将细胞顺利“释放”到伤口与患者自身皮肤愈合,与两者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 |
D.若采用异体皮肤移植会导致排异反应,主要是由于机体特异性免疫产生相应的抗体对移植皮肤细胞的杀伤作用导致的 |
下表是人体成熟红细胞中与血浆中的K+和Mg2+在不同条件下的含量比较,据表分析不正确的是
()
单位:mol/L |
处理前 |
用鱼滕酮处理后 |
用乌本苷处理后 |
|||
细胞内 |
血浆中 |
细胞内 |
血浆中 |
细胞内 |
血浆中 |
|
K+ |
145 |
5 |
11 |
5 |
13 |
5 |
Mg2+ |
35 |
1.4 |
1.8 |
1.4 |
35 |
1.4 |
A.鱼滕酮对K+的载体的生理功能有抑制作用,也抑制了Mg2+的载体的生理功能 |
B.鱼滕酮可能是通过抑制红细胞的需氧呼吸,从而影响K+和Mg2+的运输 |
C.乌本苷抑制K+的载体的生理功能而不影响Mg2+的载体的生理功能 |
D.正常情况下血浆中K+和Mg2+均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红细胞 |
用15N标记含有1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个,该DNA分子在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4次。下列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A.含有15N的DNA分子占1/8 | B.含有14N的DNA分子占7/8 |
C.复制过程中需腺嘌呤脱氧核苷酸600个 | D.复制结果共产生16个DNA分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