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如实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就要坚持两分法、两点论。下列成语符合两点论的有( )
①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②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③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④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面对纷繁复杂的文化现象,从文化生活角度看我们应当( )
①兼容并包,全面吸收
②提高辨别能力和抵御能力
③奏响主旋律,大力发展先进文化
④积极进行文化建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近年来,一些人热衷于愚人节、圣诞节等“洋节日”,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渐渐被淡化。对此我们应该
A.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B.坚决抵制外国文化 |
C.通过立法禁止中国人过外国节日 |
D.继承和发扬中国一切传统文化 |
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涌现出了雷锋精神、 “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青藏铁路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据此回答题这些精神从文化生活角度看( )
①是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时代内容、把中华民族精神提升到一个新水平的具体体现
②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③就是新时期的民族精神
④对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上述材料反映的认识论的道理有:
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 B.认识反作用于实践 |
C.认识有无限性 | D.认识有反复性 |
在“2010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的颁奖现场,观众一次次泪流满面,“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触动了国人的情感,震憾了国人的心灵;上述文化现象主要说明
A.先进文化在大众文化生活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
B.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
C.培育“四有”公民是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
D.以优秀作品鼓舞人,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 |
《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强调:在新世纪新阶段,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有利于不断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这说明
①民族精神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的功能
②民族精神已成为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因素
③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对经济、政治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④当今世界各民族的民族精神相互交融、相互促进
A.① | B.①②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