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异常.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2009年底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共商应对全球气候问题.回答28~29题.
28.对于气候变化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一些学者认为全球气温不断升高,另一些学者则认为全球气温下降,甚至认为2010年开始进入“小冰河期”。出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局面。这说明
A.人们对同一事物的看法总是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B.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是有不同的特征
C.面对同一事物人们的看法有差异
D.自然界气候的变化是人们无法改变的
29.为了使天气预报更加准确,人们通过发射气象卫星获取气候变化的资料。这反映了
①人们可以依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②人们可以根据自身需要改造自然界   
③人们能够创造新的有利条件,认识和改造世界④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他们对历史的创造作用主要表现在(  )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②人民群众的世界观总是正确的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人民群众是指(  )

A.劳动群众
B.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C.统治者和剥削者
D.一切被统治者

下图是齐白石的一幅画,画中鸡雏实则“今日相争”,却题为“他日相呼”,让观者在错愕之际,恍然有所悟。该画蕴含的哲理是(  )

①美妙的意象源于大师的丰富联想
②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
③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④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贯通、相互转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中国古代哲学家说过,“万物莫不有对”。17世纪德国哲学家也说到“万物莫不相异”。这里包含的哲学思想有(  )
①矛盾普遍存在,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
②矛盾具有特殊性,天地间没有完全相同的东西
③客观事物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④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一只驴子有一次驮着一袋盐过河,河水使盐化了,驴子一下子觉得很轻。后来,它为主人驮棉花过河时,就故意让棉花袋往水里泡,结果棉花袋越来越重。这只驴子错在(  )

A.用片面的观点看待事物,脱离客观实际
B.不懂得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孤立地认识问题
C.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对立起来
D.把个性当成了共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