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项中属于基因重组的是
①镰刀型细胞贫血症②杂合的黄色圆粒豌豆产生绿色皱粒后代③纯合高茎豌豆培养成
四倍体④花粉粒培养成单倍体植株⑤1个DNA通过复制产生出多个DNA分子⑥加热
杀死的S型肺炎双球菌+R型细菌 R 型菌落+S型菌落
A.①② | B.③④ | C.⑤⑥ | D.②⑥ |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地区群落演替过程中,其叶面积指数逐渐减小 |
B.该地区群落演替过程中,前期的干物质量增长迅速,后期增长缓慢 |
C.四个群落中灌草丛和常绿阔叶林有垂直结构,其余两个群落则没有 |
D.植被干物质的量只与群落中植被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关 |
我国从越南引进姬小蜂来控制本地区对棕榈科植物危害极大的害虫——椰心叶甲,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利用姬小蜂进行生物防治应作全面评估和监测 |
B.引进姬小蜂后可降低本地椰心叶甲的环境容纳量 |
C.姬小蜂引进本地后其种群增长曲线呈“J”型 |
D.引进本地的姬小蜂会与椰心叶甲共同进化 |
下图表示某地域中以湿度和温度为变量,描绘出的两个种群能存活和增殖的范围。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种群与乙种群之间存在的只是竞争关系 |
B.甲种群在该地域的分布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
C.湿度和温度相互作用是种群数量变化的决定因素 |
D.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乙种群具有更大的生存优势 |
环保工作者对某地区最主要的草食动物——野兔的种群数量进行连年监测,得到如图所示的数量增长变化(λ)曲线,λ=t年种群数量/(t-1)年种群数量。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第1年至第3年该种群的出生率相同 |
B.第4年初至第5年中期,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
C.第3年末种群数量与第5年中期种群数量相等 |
D.野兔的种群数量在第6年末达到K值 |
标志重捕法和样方法是调查种群密度的两种常用方法。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随机取样方n个,每个样方的生物个体数量为X1、X2、…Xn,则样方内生物个体数量的平均值为(X1+X2+…+Xn)/n |
B.调查动物的种群密度时一般采用标志重捕法 |
C.计数时同种生物个体无论大小都要计数 |
D.标志重捕法中种群数量的估算公式:(标志个体数×重捕标志个体数)/重捕个体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