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世纪90年代,乌干达木薯业遭到了病害的毁灭性打击。科学发现是一种新的病毒引发的疾病,而这种新病毒是由两种已知病毒重组产生的。这一事实有力地支持了下列哪一观点:

A.转基因生物有可能成为“入侵的外来物种”,威胁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的生存
B.导入转基因生物的外源基因有可能与感染转基因生物的某些细菌或病原体杂交,从而重组出对人类或其他生物有害的病原体
C.转基因植物的抗除草剂基因,有可能通过花粉传播而进入杂草,使杂草成为除不掉的“超级杂草”
D.抗虫棉能抵抗棉铃虫,但随着棉铃虫抗性的增强,抗虫棉有可能被淘汰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
B.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大
C.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
D.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

如图是人体某种组织内的各种结构示意图,A、B、C、D表示的是结构,①、②、③、④表示的是液体,有关此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②可以进人A,C,D
B.CO2浓度最高的液体是②
C.图中O2浓度最低的液体是③
D.①②③④组成了体液,其中①、②、④构成了内环境

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
B.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稳定只取决于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
C.内环境稳态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的结果
D.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

下列不属于哺乳动物下丘脑功能的是

A.参与体温调节
B.参与水盐平衡的调节
C.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D.对昼夜节律有调节作用

研究发现两种现象:①动物体内的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甲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浆(效应B)细胞;②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后,此动物对这种细菌具有了免疫能力。则这两种物质中
A.甲是抗体,乙是抗原
B.甲是抗体,乙是淋巴因子
C.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原
D.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体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