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中的“曲径通幽”体现了中国地域文化具有
①外向性 ②开放性 ③内向性 ④封闭性
A.①② | B.②④ | C.②③ | D.③④ |
下图是“某区域地理环境演变三个阶段示意图”,读图回答:引起上图陆地环境地域分异的主要原因是:
A.大气环流 | B.海陆位置 | C.地壳运动 | D.人类活动 |
图上陆地环境的演化过程主要体现了:
A.地理环境的生产功能 | 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
C.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 D.地理环境的平衡功能 |
雪线高度是指终年积雪下限的海拔。图2表示全球不同纬度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的分布。读下图,回答:表示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的曲线依次是
A.①②③ | B.①③② | C.③②① | D.③①② |
多年平均雪线高度
A.随纬度增高而降低 | B.在副热带地区最高 |
C.在降水量大的地区较高 | D.在南半球低纬度地区最低 |
依图示资料可知
A.北半球高纬地区多年平均气温与降水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
B.南半球中纬地区多年平均雪线高度与降水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
C.多年平均雪线高度与气温变化趋势一致 |
D.北半球高纬地区陆地比重小于南半球 |
下图是某处地层未曾倒置的地质剖面图,其中①—④代表所在地层的成岩作用。回答:下列关于该地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最正确是
A.甲乙丙 | B.甲丙乙 | C.乙丙甲 | D.丙乙甲 |
图中⑤处岩石发生了变质,形成的岩石最有可能是
A.石灰岩 | B.大理岩 | C.花岗岩 | D.玄武岩 |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制作了一个地球仪,在该地球仪上量得赤道的长度为80厘米。据此回答:该地球仪的比例尺约为
A.一百万分之一 | B.一千万分之一 |
C.五百万分之一 | D.五千万分之一 |
在此地球仪上北极点到赤道的球面距离约为
A.20厘米 | B.40厘米 | C.60厘米 | D.80厘米 |
甲、乙两地点之间有三条道路相连。某地理活动小组测绘了这三条道路的纵向剖面图(图3)。读图,完成:甲、乙两地点间高差大致为
A.80m | B.110m | C.170m | D.220m |
在对应的地形图上可以看出
A.道路①为直线 | B.道路②经过甲、乙两地间的最高点 |
C.道路③最长 | D.道路①和②可能有部分道路重合 |
若使用大型运输车从乙地运送重型机械设备至甲地,最适合行车的是
A.道路③ | B.道路① | C.道路①和② | D.道路②和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