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P地气温和降水示意图,判断下题。

关于P地气候类型叙述,正确的是( )

A.亚洲没有该气候分布 B.该气候在南美洲分布最广
C.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D.海陆热力差异是主要成因

P地最适合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是为( )
A.水稻种植业  B乳畜业  C种植园农业  D商品谷物农业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海岸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是一组世界区域地图,根据所学知识完成各题。

甲乙两区域共同的优势是

A.石油、天然气丰富 B.太阳能丰富 C.水能资源丰富 D.内河航运发达

乙地在土地利用过程中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破坏森林导致水土流失 B.荒漠化
C.过量引湖水灌溉导致盐碱化 D.沿湖围垦致使A湖萎缩

读澳大利亚“年降水量分布图” 近五年来由于降水极少,该国已面临“百年大旱”。权威人士提出“若再没有足够的雨水,将停止大部分农地的灌溉”,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A地的降水量小于B地的降水量,下列关于其影响因素正确的是
①纬度位置差异②洋流影响③地形④人类活动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④

“停止农业灌溉”受影响最大的地区是

A.A B.B C.C D.D

停止农业灌溉最可能带来的国际性问题是

A.铁矿石和煤炭价格上涨
B.小麦价格上涨
C.全球气候变暖加速
D.羊肉和乳品价格上涨

有关研究报告称,来自撒哈拉沙漠的灰尘落在落基山脉高峰上,可导致峰顶被积雪覆盖的时间减少一个月或更久,由此可能加剧全球气候变暖。科学家普遍认为,自19世纪中叶以来,很多土地受放牧、农业和矿业开发的影响,土壤沙化程度不断加剧,致使更多灰尘飘至山峰上。据此回答问题。
材料中未显示的环境问题的是

A.沙尘暴 B.水土流失 C.土地荒漠化 D.全球气候变暖

材料中体现出的地理环境的特性是

A.差异性 B.整体性 C.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D.垂直地域分异

读“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产业转移线路示意图”回答各题

对我国产业转移线路叙述正确的是

A.海外产业转移,最初多集中在珠三角区域
B.珠三角与环渤海经济区、长三角相互之间也有产业转移
C.20世纪90年代海外产业开始向中西部转移
D.20世纪90年代我国东部地区产业开始向西部地区转移

对产业转移及其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①东部向中西部转移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和资源型产业 ②中西部主要具有土地、劳动力、能源等方面的优势③会加快迁入地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④迁出区会出现经济衰退,失业率升高⑤可能给迁入地带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

2010年12月初我国迎来了一次大范围的强降温过程,读下图回答问题

该次降温过程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松嫩平原的春小麦可能遭受冻害
B.东部地区没有形成降水是由于冷气团过于干燥
C.属于冷锋活动过程
D.整个青藏高原都受此次强冷空气的影响

西北地区天气状况有明显差异,南部没有降水,形成沙尘的原因是

A.该地区气温较低 B.受天山山脉阻挡风力较弱
C.受低压控制形成沙尘 D.位于天山背风坡水汽少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