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世界两个国家局部示意图(图3),回答9-10题。对甲、乙两城市所在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国地中海气候的成因均与暖流有关 |
B.两国都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
C.两国东岸附近海域都有寒流经过 |
D.甲城市所在国的气温年较差远大于乙城市所在国 |
关于上述两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城市所在国地广人稀,乙城市所在国地窄人稠 |
B.两国最大的城市都是所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
C.两国小麦的产量及出口量都很大 |
D.甲城市所在国工农业发达,乙城市所在国经济以农牧业为主 |
读某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和劳动力在各行业中的百分比图。完成下列各题。该国丙至丁时期,出现或反映的主要社会现象是()
A.社会生产力下降 | B.人口死亡率下降 |
C.社会负担不断减轻 | D.出现逆城市化 |
A、B表示不同城市化阶段的就业比重状况,下列组合较合理的是()
A.甲时期——B B.乙时期——A
C.丙时期——B D.丁时期——B
读我国某省2003年与2030年(预测)人口年龄结构比较图,完成下列各题。2030年与2003年相比,下列说法最不可能的是()
A.出生率下降 | B.自然增长率下降 |
C.死亡率下降 | D.人口总数上升 |
近几年,该省可能面临的社会问题是()
A.养老负担重 | B.就业压力大 |
C.老龄化的速度加快 | D.劳动力短缺 |
图为某地各月气温和降水统计资料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该地可能是()
A.上海 | B.洛杉矶 | C.北京 | D.东京 |
形成该气候类型的主导因素是()
A.冬、夏季风环流的影响 |
B.洋流的影响 |
C.副热带高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 |
D.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 |
下图反映了不同地质时期某地自然环境的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引起图中地理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水热条件的变化 | B.植被类型的变化 |
C.地壳运动 | D.岩浆活动 |
下列地区的地理环境与③阶段类似的是()
A.马达加斯加岛东西两侧 | B.天山山脉南北两侧 |
C.斯堪的纳维亚山脉东西两侧 | D.安第斯山南段东西两侧 |
图示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主要体现了()
A.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 B.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
C.地理环境的复杂性 | D.地理环境的稳定性 |
下图为2013年3月16日某时美国天气图,图中等值线为等压线(单位:百帕),H、L分别表示高、低气压。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关于此时图示地区天气状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中央大平原受低压槽控制,易形成阴雨天气
②东部地区受锋面气旋影响,可能形成阴雨天气
③西北部沿海受锋面活动影响,可能出现降雨
④南部墨西哥湾沿海受飓风影响,可能出现暴雨天气
A.①③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关于图中甲、乙两地天气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气压高于乙地 | B.甲地风力小于乙地 |
C.甲地气温高于乙地 | D.甲地吹偏南风,乙地吹偏北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