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真核细胞DNA复制和转录这两种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两种过程都可在细胞核中发生 | B.两种过程都有酶参与反应 |
| C.两种过程都以脱氧核糖核苷酸为原料 | D.两种过程都以DNA为模板 |
甲型H1N1病毒是RNA病毒,某人感染了甲型H1N1病毒,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注射疫苗可预防甲型H1N1病毒流感,因为疫苗能与甲型H1N1病毒特异性结合 |
| B.甲型H1N1病毒被彻底水解得到氨基酸、核酸、磷酸和含氮碱基等物质 |
| C.甲型H1N1病毒只有4种核苷酸,4种碱基 |
| D.甲型H1N1病毒最终被人体的细胞免疫予以彻底清除 |
下图为神经——肌肉连接图。C1、C2表示免疫细胞,黑点(·)表示神经元胞体,①—⑦表示神经纤维。该肌肉受到刺激后发生了不自主的收缩。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C2是浆细胞,无特异性识别抗原的能力,但可产生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 |
| B.在肌肉收缩的反射过程中,其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出现的顺序是④→⑤→⑥ |
| C.重症肌无力患者是因自身产生的抗体把自身肌肉细胞膜上的神经递质受体当作抗原攻击所致,所以重症肌无力属自身免疫病 |
| D.在大脑感觉到肌肉受到刺激的过程中,其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出现的顺序是④→⑤→⑦ |
2011年11月25日nature杂志在线发表了德国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癌变前的衰老肝细胞能被由肿瘤抗原引导的免疫反应清除。利用这一成果,可以对癌变前衰老细胞进行抗原特异性免疫
监测。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衰老肝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
| B.癌变以后的肝细胞容易向其他组织转移 |
| C.在免疫系统被抑制的患者肝脏中,衰老肝细胞不会积累 |
| D.由肿瘤抗原引起的免疫反应清除癌变前的衰老肝细胞属于细胞免疫 |
下图为特异性免疫发生的过程图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细胞④和⑥都有分泌功能,HIV病毒主要攻击细胞③ |
| B.A细胞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它还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其发挥作用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
| C.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的个体仍可发生部分体液免疫作用 |
| D.图示细胞中①全能性最强,通过基因治疗改造血友病女患者的①,她儿子肯定不会患血友病 |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易通过肺部进入血液。目前PM2.5已成为空气污染指数的重要指标。下列有关PM2.5的推测不合理的是 ()
| A.PM2.5进入人体的肺泡中时还没有进入人体的内环境 |
| B.颗粒物中的一些酸性物质进入人体血液会导致血浆呈酸性 |
| C.PM2.5可能成为过敏原,其诱发的过敏反应属于免疫异常 |
| D.颗粒物进入呼吸道引起咳嗽属于非条件反射,其中枢不在大脑皮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