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所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要使富裕起来的农民真正喜事多,就必须
①不断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②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
③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旋律
④坚决抵制落后文化,努力改造腐朽文化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③④ | D.①③④ |
宋代的庄绰在《养柑蚁》一文中说:“广南可耕之地少,民多种柑橘以图利,常患小虫,损失其实。惟树多蚁,则虫不生,故园户之家,买蚁于人。遂有收蚁而贩者,用猪羊脬脂其中,张口置蚁穴旁,俟蚁入中,则持之而去,谓之养柑蚁。”老百姓利用蚂蚁治虫的事实说明①生产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正确的认识能够指导实践 ③生产实践的规模受历史条件制约 ④生产实践中获得的认识都是真理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人民日报》社论《与时俱进 开拓进取》指出:“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统一目标,以及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形成的统一思想和行动,是难以发展壮大起来的,这是一条历史真理。”这是因为
A.正确的意识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
B.精神力量对事物发展能起到决定作用 |
C.精神是万能的,没有精神是不行的 |
D.思想认识先于行动而存在 |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所所长李国杰院士在“北京国际周”上的信息技术报告语惊四座。他说:现在的微电子技术正在向纳米电子技术发展。10年以后,比现在通信技术快1 000万倍的量子互联网将出现。微电子芯片技术已从5微米达到018微米。美国去年发射的5颗小卫星,每颗重量仅为200克左右,体积为10厘米×4.9厘米×2.5厘米。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表明
A.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 |
B.人类的实践活动具有能动性和历史性的特征 |
C.科学实验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
D.人们的认识是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产生的 |
火星上有水已成定论,但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对于“水在火星表面为什么消失了,又跑到哪里去了?”等问题还无结论。正如恩格斯所言:“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这说明
A.客观条件会妨碍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
B.认识客观事物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
C.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 |
D.人的认识能力受客观条件的制约 |
鲁人者善织屦,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这则故事的本意在于说明
A.一切从实际出发,避免盲目性 |
B.有良好的愿望再加上坚定的意志,就能成就一番事业 |
C.劝阻者目光短浅,看不见事物发展的方向 |
D.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