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记者报道:2006年5月13日,韩国和朝鲜决定,中断半个多世纪的南北铁路大动脉即西部的“京义线”和东部的“东海线”于当月25日进行试运行。造成当年朝韩南北铁路大动脉中断诸多因素中最根本的是
A.韩国和朝鲜实行不同的社会制度 | B.朝鲜半岛长期处于分裂状态 |
C.美苏“冷战”政策的结果 | D.朝国和朝鲜经济发展差距巨大 |
《通典》记载:“(汉)文帝十三年,以御史不奉法,下失其职,乃遗丞相史出刺并督
监察御史。”《新唐书-百官志》记载:左右丞“掌辩六官之仪,纠正省内,劾御史举不当者”,
《金史》记载:“己卯,制纠弹之官知有犯法而不举者,减犯人罪一等科之,关亲者许回避。”
上述材料说明
A.弹劾是中国古代监察的一项重要权力 | B.中国古代监察制度重视监察官员的素质 |
C.中国古代监察机构的权力来自皇权 | D.中国古代监察制度逐步走向完善与成熟 |
德意志诗人诺瓦利斯(1772——1801)认为,哲学是全部科学之母,科学的发展又会推动哲学的进步。他能够举出的最佳论据是
A.牛顿及其《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 B.达尔文及其《物种起源》 |
C.爱因斯坦及其“相对论” | D.康德及其《纯粹理性批判》 |
马克思在评论西欧宗教改革时说道:“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却恢复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变成了俗人,但又把俗人变成了僧侣。”这里的第一个“权威”是指
A.上帝 | B.罗马教皇 | C.马丁.路德 | D.贵族 |
冯天瑜所著的《中华文化史》对董仲舒学说的评价有这样一段描述,“……董仲舒学说的消极影响也是严重的……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盲目自足,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等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以下哪一学说对上述的影响最大
A.“大一统” |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C.“三纲五常 | D.“天人感应” |
1957年陈云作了题为《建设规模要和国力相适应》的讲话。他说:“建设规模大小必须和国家财力物力相适应。适应和不适应,这是经济稳定或不稳定的界限……当然如果保守了,妨碍了建设应有的速度也不好,但是,纠正保守比纠正冒进要容易些。”围绕这一观点,以下说法错的是
A.体现了中共八大会议精神 | B.反映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
C.总结了“一五计划”的经验 | D.在以后的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贯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