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分子复制时,解旋酶作用的部位应该是( )
| A.腺嘌呤与鸟嘌呤之间的氢键 | B.腺嘌呤与胞嘧啶之间的氢键 |
| C.鸟嘌呤与胞嘧啶之间的氢键 | D.脱氧核糖与含氮碱基之间的化学键 |
下列有关孟德尔的“假说—演绎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提出了等位基因的说法 |
| B.“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 |
| C.“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假说内容 |
| D.提出问题是建立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的 |
下列关于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不存在相互作用 |
| B.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性状表现也不同 |
| C.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 |
| D.F2的3∶1 性状分离比一定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
右图是二倍体动物细胞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a)数目、核DNA分子(b)数目的柱形统计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①可表示有丝分裂,该时期染色体和DNA完成了复制 |
| B.①可表示减数分裂,该时期可能发生交叉互换 |
| C.②可表示有丝分裂,该时期发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 |
| D.②可表示减数分裂,该时期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 |
下列有关正常雌果蝇(2N=8)体内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细胞有丝分裂末期,核膜解体核仁消失 |
| 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和后期均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
| C.正常情况下,次级卵母细胞中形态、大小相同的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 |
| D.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有4个染色体组 |
某小组进行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盐酸和酒精混合液主要起固定作用 |
| B.碱性染料吡罗红(派洛宁)可用于染色体染色 |
| C.观察到分裂末期细胞内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 |
| D.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可作为判断有丝分裂各时期的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