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现行中学课本上的元素周期表的规律,判断126号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是
| A.第ⅦA族 | B.第8周期 | C.第7周期 | D.第ⅢA族 |
化学与能源、环境、生产、生活关系密切,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环保快餐饭盒的材料可用“玉米塑料”(主要成分为聚乳酸)制成 |
| B.缺铁性贫血在我国居民中普遍存在,可在酱油中添加三价铁盐予以改善 |
| C.松花蛋是一种常用食品,但食用时有氨的气味,可以蘸些食醋除去 |
| D.世博停车场安装催化光解设施,可将汽车尾气中CO和NOx转化为无毒气体 |
在蒸发发皿中加热蒸干并灼烧(低于400℃)下列的溶液,可以得到该物质的固体是
| A.氯化镁铝溶液 | B.硫酸亚铁溶液 | C.碳酸氢钠溶液 | D.硫酸铝溶液 |
某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1.0×10-10mol/L,则下列各组离子在该溶液中肯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K+、Na+、HCO3-、CI- | B.Na+、K+、NO3-、Cl- |
| C.K+、Na+、S2-、NO3- | D.Mg2+、Na+、SO32-、CO32- |
用下列方法测定空气中的污染物含量:将一定体积的空气通入吸收剂,并测定其电导的变化(导体的电阻愈小,它的电导愈大),如测定H2S的含量,若用CuSO4溶液吸收,可测定很大浓度范围内的H2S,但电导变化不大;若用浓溴水吸收,仅限于低浓度范围内的H2S,但有很高的灵敏度。现要兼顾吸收容量与灵敏度,测定空气中Cl2的含量,则应选用下列吸收剂中的
| A.Na2SO3溶液 | B.KI溶液 |
| C.NaOH溶液 | D.H2O |
用标准的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选用酚酞作为指示剂,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原因可能是
| A.配制标准溶液的NaOH中混有Na2CO3杂质 |
| B.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滴定管的刻度,其他操作正确 |
| C.盛装未知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过,未用未知液润洗 |
| D.滴定到终点读数时,发现滴定管尖嘴处悬挂一滴溶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