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大气、水和土壤等环境污染,食品安全问题受到广泛的关注。据此回答下题。为避免蔬菜和水果受到各种污染,并保护生态环境,生产中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①采用无土栽培(水培法) ②使用绿肥等有机肥 ③使用高效化肥
④使用农药防治虫害 ⑤采用生物方法防治虫害
| A.①②③ | B.①②⑤ | C.②③④ | D.③④⑤ |
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我国正在加快发展绿色食品。绿色食品要求:
①产品的原料必须是绿色植物 ②产品原料的产地符合环境质量标准
③产品原料的生产过程符合生产技术标准 ④产品的加工、包装和储运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在区域自然资源开发中,既能提高经济效益,又能提高环境效益的措施是:
| A.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资源的开发力度 |
| B.发展交通,提高运输能力 |
| C.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 |
| D.加强对资源的加工转换,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区域的规模有大有小,区域之间常发生物质、能量、信息等流动。读图“资源跨区域调配示意图”,完成题。
若甲、乙分别对应目前我国的农村地区和城市地区,则沿箭头①方向在区域间调配的是
| A.资金 | B.技术 | C.信息 | D.劳动力 |
若甲表示发达国家,乙表示发展中国家,则沿箭头②方向在区域间调配的主要是
| A.粮食 | B.工业成品 | C.矿产品 | D.技术 |
读图“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圈层示意图”,完成题。
珠江三角洲地区部分产业转移出去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A.资本过剩、污染严重 |
| B.产业结构单一,创新能力不足 |
| C.自然资源不足,使生产成本上升,经济效益逐渐下降 |
| D.当地人口稠密、交通拥挤 |
图中接受产业转移地区的突出优势是
| A.发展历史悠久,基础设施完善 |
| B.交通便利,资源丰富 |
| C.第一、二产业发达 |
| D.劳动力价格和地租相对低廉 |
图是“江南丘陵某县农村生活用能构成图(a)”及“该县农村秸秆利用方式比例图(b)”,读图完成题。
该县农村生活用能构成状况,可能带来的严重生态问题是
| A.土地盐碱化 | B.水土流失 | C.酸雨危害 | D.大气污染 |
关于该县农村秸秆利用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利用方式多样化,科学合理 | B.主要用于还田,提高土壤肥力 |
| C.主要用作生活燃料,使用效率低 | D.主要用作饲料,综合利用率高 |
湿润系数是指一地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湿润系数越小,则该地干燥程度越明显。结合图回答题。
A区域湿润系数是:
| A.小于0.05 | B.大于0.05 |
| C.等于0.05 | D.无法判断 |
B处湿润系数与周围地区存在差异,其主要原因是:
| A.夏季风影响不到,降水少 | B.太阳辐射强,蒸发量大 |
| C.地处盆地,对流旺盛 | D.山地降水多,蒸发量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