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材料主要反映小农经济的哪一特点
A.男耕女织 | B.自给自足 | C.脆弱性 | D.连续性 |
1524年,有西班牙人说:“以前我们在世界的边缘,现在在他的中央了,我们的命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西班牙人成为世界生产贸易中心 |
B.西班牙成为殖民大帝国,掠夺巨额财富 |
C.西班牙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
D.西班牙打败荷兰,掌握世界殖民霸权 |
“英国是最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再不需要把黑人当做商品从非洲运走,而要把他们当做劳动力留在非洲来生产原料,并为资本主义国家准备市场。”上述材料的核心观点是()
A.英国废除了奴隶贸易 |
B.奴隶贸易不符合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 |
C.非洲的工业革命已经开始进行 |
D.非洲成了廉价的原料产地和新的商品倾销市场 |
“地理大发现”改变了世界局势和历史发展进程,这是因为新航路的开辟()
(1)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2)开始了欧洲同亚洲之间的贸易往来
(3)开通了欧洲与美洲之间的经济联系通道
(4)打破了世界各大洲之间相对孤立的状态
A.(1)(2)(3)(4) | B.(1)(3)(4) | C.(1)(2)(3) | D.(1)(4) |
“1500年至1763年的这些岁月是全球开始统一的时期,是从1500年以前时代的地区孤立主义到19世纪欧洲的世界霸权的过渡时期。”不能佐证这一观战的是()
A.新航路的开辟 | B.欧洲国家的对外扩张 |
C.工业革命密切了国际交流 | D.英国确立了殖民霸权 |
某历史学家说,新航路开辟以来,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体系,既促进了全球的联系,又造成了“全球分裂”。这里的“全球分裂”是指( )
A.西班牙、葡萄牙在全球争夺殖民霸权 | B.欧洲形成了两个政治军事集团 |
C.美苏争夺世界霸权格局形成 | D.欧美与亚非拉国家之间的鸿沟扩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