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成功举办,推动了广西与东盟各国的合作迅速升温,旅游业的合作与发展明显更快。2007年,广西接待东盟国家旅游者达46万人次,而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之前的2001年只有13万多人次。据此回答1—2题:
广西发展旅游业的国际区位优势主要表现在( )
A.政策优惠,旅游资源丰富 |
B.交通通达度高,航空运输业发展迅速 |
C.广西沿海、沿边、沿江,地处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与东盟经济圈的接合部 |
D.对外交流频繁,从业人员素质高 |
有利于打造广西与东盟国际旅游合作平台的措施有( )
①加强国际旅游交通对接,实现旅游交通便利化 ②大力营建高档消费场所,吸引更多的外国游客 ③复制各国著名人文和自然景观,营造国际氛围 ④举办各种形式的旅游推介会,加强国际交流与沟通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运用数据图表可以分析社会人口变化现象。据图6、图7回答6-7题。图6是某地区育龄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变化曲线图。若图中所示变化趋势持续下去,最可能出现的是
A.人口素质下降 | B.人口老龄化 | C.就业压力加大 | D.劳动力成本下降 |
图7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四个不同时期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② | C.①②④③ | D.①③②④ |
“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 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读唐朝诗人胡玢的诗,结合图和所学知识,回答4~5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曲流的东岸是侵蚀岸 |
B.“数家新住处”应位于乙地 |
C.诗中叙述的情境一般发生在河流的上游 |
D.河流流向为自南向北 |
内力作用主要影响河流的
A.流向 | B.含沙量 | C.汛期 | D.流量 |
读图回答3题。
甲、乙两地可能种植的主要经济作物分别是
A.咖啡、甜菜 |
B.花生、咖啡 |
C.甜菜、亚麻 |
D.亚麻、花生 |
地面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称为有效辐射。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1~2题。关于甲、乙、丙三地多年平均年有效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由甲地向乙地急剧增加 | B.由乙地向丙地急剧增加 |
C.由甲地向丙地逐渐减少 | D.由丙地向乙地逐渐减少 |
关于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面辐射与下垫面性质有关 | B.地面温度越高,地面辐射越弱 |
C.空气温度越低,大气逆辐射越弱 | D.空气湿度大、云量多,大气逆辐射强 |
有关南方地区自然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我国煤炭和水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
B.是我国耕地面积最大的地区 |
C.是我国天然林和光热资源最充足的地区 |
D.是我国动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地区 |